
市民平時吃得最多的喜頭魚最近有些不淡定。由于出水期斷檔,喜頭魚單價最高已突破10元,部分生鮮市場甚至買不到喜頭魚。業內稱,整個五月都是喜頭魚、鳊魚等日常消費量最大的淡水魚缺貨期,市民想吃便宜喜頭魚不太容易。
前天下午,武昌程女士到洪山路附近的一家菜場買喜頭魚,連走三家魚行都說沒貨。“喜頭魚是最普通的魚,平時價也不高,怎么就買不到了?”納悶的程女士最后買了一條小草魚。
昨天,記者來到這家菜場,賣魚商販稱并不是沒貨,而是貨少價高,不愿進貨。商販劉師傅說,現在喜頭魚進價就要7元到8元一斤,自己得賣9元、10元才賺錢,風險有些大。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漢口二七路、惠濟路和北湖三家菜市場,發現在售的喜頭魚數量少,價格高,普遍在每斤9元—10元,最貴的10。5元,最便宜也要8。5元。而3月初,喜頭魚的賣價只在7。5元—8。5元。此外,鳊魚的身價也已漲過10元大關,最貴的同樣10。5元/斤。
來自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的監測稱,近期5兩以上的鯽魚批發價達8。2元/斤,8兩以上更是要8。5元/斤,漲幅明顯。而9兩以上鳊魚的批發價也高達8元/斤。
一直以來價格穩定的家常淡水魚為何大幅漲價?武漢市農委相關專家稱,雖然湖北的淡水魚產量高,從四月中旬開始,鯽魚鳊魚等都進入繁養期,五月更是規律性的缺貨期,淡水魚價格也從四月開始整體上揚。
此外,業內人士稱,今年來,豬肉價格不斷上漲,很多消費者將“肉葷”消費轉移到淡水魚上,導致其身價直線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