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挑戰,在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大背景下,不少國家加嚴了環境監管并不斷創新管理方式,以減少經濟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影響。在傳統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雖然也要開展節能環保工作,但是作用力源自產業鏈之外,是一種外部驅動。綠色供應鏈轉變了治理方式,從外部驅動到內部帶動,全球多數產業供遠大于求的結構性過剩,使得從消費終端市場回溯到上游供應鏈的逐級供應企業實現需求方向供給方的強勢選擇權。
區塊鏈技術與綠色供應鏈有機結合,利用“雙鏈融合”技術和位于其上的虛擬貨幣激勵機制塑造無形的綠色產業鏈進入壁壘,并通過沿綠色供應鏈的供需關系鏈條逆向選擇的形式篩選出優秀供給企業鏈。聯合國數字金融研究所副院長、Xarbon董事長莊寧先生表示:“綠色區塊鏈倡導和實踐綠色環保理念,致力于服務國家環保戰略和實體經濟,促進環保問題的有效解決。”
據介紹,目前全球在環境治理方面面臨相似的難題,由于治理模式單一,基礎數據缺乏、協調機制不足、開發交易流程復雜、激勵機制缺乏等問題,導致治理效果不甚理想。碳匯鏈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新的解決思路:
首先,確保碳匯數據的真實可信。上鏈的碳匯數據,會得到政府機構、核證機構、開發機構、交易所等節點的驗證,確保碳匯數據上鏈后的權屬清晰、不可篡改、永久保存,并且可以準確追蹤碳匯資產的權屬變化和交易記錄。
第二,通過將環境問題的各種方法學智能合約化,優化環境資產開發流程。以碳交易為例,將碳匯資產的開發、交易、配額拍賣等所有流程都編譯成智能合約運行在區塊鏈上并自動化處理,減少碳匯資產開發周期,進而提高效率。
第三,促進碳匯資產的全球化交易。通過連接分散的碳匯數據孤島,構建覆蓋全球的碳匯可信數據網絡,并在智能合約的自動控制下,通過鏈上資產交易系統進行撮合,供需精準匹配,高效協作。
此外,碳匯鏈通過有效的經濟激勵模型,改善環保行業生產關系。將權利、義務、激勵有機結合,實現環境數據和資產在各國政府、企業、協會、個人之間可信流通和交易, 將各類環保利益主體納入到有機的治理體系中,有效增加全球森林植被面積。
莊寧先生表示,碳匯鏈相比以挖礦為代表的傳統高能耗區塊鏈,是全球第一個貢獻綠色碳匯資產的區塊鏈生態系統。未來,傳統高能耗區塊鏈也將向綠色節能方向轉變,發展出更加環保、兼容性更好的共識機制,實現區塊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