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
童莉,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綜合醫療科科護士長,現任中國老年醫學會照護分會委員、武漢市靜脈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武漢市護理學會常務理事、武漢市護理與健康學會理事。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速,高齡、空巢和失能老人的長期護理問題越來越得到社會重視。上世紀80年代以來,聯合國曾多次召開老齡化問題世界大會,并將老齡化問題列入重要議題。調查數據表明,我國約有3250萬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長期護理。但是目前專為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的設施嚴重不足,護理服務的項目和內容不全,老齡護理服務的數量和質量都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如何做好老年人護理工作,盡可能保障老年人健康,實現積極老齡化?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綜合醫療科科護士長童莉給了我們答案。
關愛細膩 特別護理
在中南醫院,老年病科的住院患者平均年齡78歲,每年門診量6500人次左右,住院患者2000余人次,這些患者多是器官功能衰退、多病共存、病情復雜、住院時間長、并發癥多、生活自理能力差,除此之外,還具有特殊的心理特點,這些都對病房的醫療和護理水平提出了要求。
“根據這些特點,有針對性地做好各方面的護理,對減輕老年患者的并發癥和疾病的早日康復至關重要。”童莉說,醫護人員要從老人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多方面進行“特別”和“綜合”護理。老年人情感豐富,生活閱歷寬廣,對步入老年后多方面的變化,如適應能力的減弱、經濟條件的降低,面對親朋好友的生死別離等,都會產生情緒低落和悲觀心理。因此,對于老年群體而言,護理人員要善于觀察和捕捉到老年人的負面情緒變化,積極予以反應及正面引導。
而從生理病理變化方面來考慮,機體內環境的不穩定性,抗病能力下降,器官功能的退化,潛在性疾病的出現也會導致老年人的身心痛苦及安全危機,如患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等老年常見病。所以,為了改善健康狀況,預防多種并發癥,除了常規治療外,也需要給予合理的健康教育,指導老年人學會自我管理,協助其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如按時起居,合理進食和適當運動等。老年人群與其他人群的不同表現為生理需要上升,安全需要突出,愛與歸屬需要迫切,自我價值與自我實現的需要被壓抑。為此,在護理方面,尊重、理解、熱情、體貼是幫助老年人加強自信、達到安全和滿足的重要前提。
“由于每個人的不同生長經歷、文化背景、民族習俗以及經濟條件、社會影響等,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個性和身心素養。我們不僅要將老年患者與其他患者群體有所區別,在老年患者中,也要根據不同的患病特點進行差異化護理。”她認為,不同老年人需要的護理照料必定是不同的,如溝通方式、觀察重點以及輔助服務方面都有不可忽略的個性特點。
在科室里,童莉是患者眼中的“老朋友”,老人們習慣一大早看到她帶著護士們查房,像老朋友一樣記掛著她,只要一天沒看到她,就會詢問她為什么沒來。久而久之,她也形成了一個習慣,出差前,會跟患者“報告”自己的行程。到了該回來的那天,如果上午臨時開會沒到科室,她又會聽到護士們說:“老人們在問,護士長今天該回來了,怎么沒見來查房?”童莉善于把握老年患者的性格及心理特點,能及時化解他們的困惑與煩惱,是患者的貼心人。患者會把對治療的不理解告訴她,當患者將家里的高興事、煩心事告訴她時,她都會耐心地進行解釋和勸導。正是因為童莉團隊細膩的關愛和特別的護理,讓綜合醫療科護理團隊成為了醫院一張靚麗的明信片。
團隊貼心 優質護理
2003年8月,中南醫院率先在國內開展了護理模式和工作流程的改革,采取APN(AN)的排班模式及管床護士負責制,每名責任護士均負責一定數量的患者(≤8人),整合基礎護理、病情觀察、并發癥預防、專科護理、綜合治療、溝通和健康指導等護理工作,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連續的護理服務。尤其是針對病人特點按照健康教育路徑實施健康教育流程, 重點做好病人入院后、檢查前后、治療前后、出院前的指導與咨詢。
2010年,中南醫院護理部被衛生部評審通過為第一批“國家臨床護理重點建設專科”,而綜合醫療科作為醫院第一批試點病房,延伸了綜合醫療科多年來為患者實施的人文關懷,詮釋了新時期下的優質護理服務理念。“我們科有一種特色服務叫‘六聲服務’,它是指‘新病人入院時的歡迎聲,與病人見面時的問候聲,病人出院時的歡送聲,病人提建議時的道謝聲,病人不滿意時的道歉聲,離開病人時的囑咐聲’,這是我們科老護士長李臘梅在36年的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實踐總結。”童莉說,“六聲服務”的核心內涵就是為患者提供家一般安心的住院環境,讓患者時刻感受到醫護人員在為他們著想,數年來它一直被應用于臨床日常工作中,已成為科室優質護理模式。在她的帶領下,綜合醫療科形成了一支服務患者的貼心團隊。
有一次,一位家住醫院附近的80歲的鄭老打電話到護士站,說不舒服,要到科室來。幾分鐘的車程,鄭老一個小時還沒到。護士考慮到她獨居,年齡大,加上長年冠心病,怕她有危險,回撥老人手機,無人接聽,打家里電話,也沒人接聽,便迅速通過多方聯系,請老人單位同事到家里去看,還是沒找到。正當大家焦急地尋找鄭老的時候,她來到了護士站,說自己路上耽擱了,手機又沒電,聽到這么多人擔心她的安危,非常感動,連連說:“護士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自2010年擔任綜合醫療科科護士長以來,童莉組織全科護士強化專科護理及專業技能的培養與訓練,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學術活動,加入學術團體,組織各類專業技術培訓班及專題講座,加強與國內省內同行的交流與合作。學術有專攻,近年來,科室在靜脈治療、傷口護理、疼痛護理、重癥護理、康復護理、健康教育、糖尿病護理、營養護理、心理護理及老年專科護理等領域涌現出許多專科人才。不僅如此,他們在實踐中不斷轉變護理服務理念,針對老年住院患者的特點,處處體現高質量的個性化護理,在全面實施責任制護理的基礎上,豐富服務內涵,提升專業價值,保障患者安全,促進患者康復,增強人文關懷意識,實力推行“優質護理”的新內涵。
人心善良 仁心護理
“加強口服藥管理,堅持做到送藥到手,看服到口,服后再走,這是對患者最深的關心;為出院患者制作通俗易懂的服藥卡,敦促患者出院后按時按量服藥,這是對患者最暖的貼心;對每位病人實施全程陪檢,協調好各輔助科室關系,檢查前預約好時間,檢查后及時對結果作出反應,做到病人不動我們動,這是對患者最大的耐心。”童莉說,做一名“好護士”,需要的不僅僅是精深的醫護能力和高尚的醫德,面對當前復雜的醫患關系,如何獲得患者的理解、信任,更是從護士路上必修的功課。盡管護士的付出與回報有時不成正比,但她相信奉獻即是善良。善良、寬厚、堅韌、務實,這些都是她一直堅守的原則和信念,也是她在選拔護士時一個重要的考核標準。
“很多人都在談南丁格爾精神,其實,它在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含義,但唯一不變的是善良,這是醫護行業里最可貴的品質,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童莉一直在強調,新進的護士大多是因為尊崇南丁格爾才選擇這個行業,一旦投身到平凡瑣碎的工作中,就很容易產生消極的抗拒情緒,如果沒有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和敬畏感,很難繼續下去。因而,在實習護士的考核期,她極其重視她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反應:能不能耐心對待患者,有沒有慎獨精神,可不可以從小細節中體現個人的人格魅力……近三年來,全科接受不同層次護理實習生近1800人,培養進修生近百人,每一名護士都是患者最信賴的朋友。
在綜合醫療科,住院患者及出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均達100%,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在每季度的第三方滿意度調查中滿意率也達100%。目前,綜合醫療科通過努力,全科護理人員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綜合四病區多次榮獲優質護理示范病房先進科室,多位護士長連續幾年榮獲優秀護士長及先進干部保健工作者,多位護士榮獲優秀護士……
千帆并進,百舸爭流。愿中南醫院綜合醫療科護理團隊能在童莉護士長的帶領下,牢牢把握臨床護理重點專科建設的機遇,以“十三五”規劃和2016~2020年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為契機,努力探索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科學合理地構建與實施慢病管理,譜寫老年護理事業的新篇章。
?護理及老年專科護理等領域涌現出許多專科人才。不僅如此,他們在實踐中不斷轉變護理服務理念,針對老年住院患者的特點,處處體現高質量的個性化護理,在全面實施責任制護理的基礎上,豐富服務內涵,提升專業價值,保障患者安全,促進患者康復,增強人文關懷意識,實力推行“優質護理”的新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