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耀 、周婷、文美
作為一名黨員、
退役軍人和臨時黨支部書記,
我時刻銘記曾在黨旗下的誓言
和軍旗下的承諾,
軍魂就是我的靈魂,
一聲令下,
必須沖鋒在前!
這是我的戰“疫”宣言。
“疫情不消除,堅決不撤退!”“我是一名退役軍人,危險時刻沖得上去,是軍人應有的標配。我必須勇往直前,沖鋒不止,疫情一天不消除,我絕不言退。”
現年36歲的羅昕,是麻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辦公室負責人,曾在某集團軍服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他連續三十多天,日夜堅守在防控第一線,用默默無聞、無怨無悔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展現了一名退役軍人的風采。
作為退役軍人事務工作者,在疫情發生后,他迅速進入角色,放棄假期,沖鋒在前。每天來的最早、走的最晚,為辦公區域清潔消毒、配備防疫物資,統籌制定局防疫方案,進行防疫知識宣傳,做好各級疫情防控指示上傳下達,組織全市退役軍人抗疫事跡宣傳。他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確保全局上下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有序銜接。
作為千萬退役軍人中的一員,他在疫情面前,不畏艱險,帶頭執勤守卡、捐款捐物,為局屬單位協調抗疫物資,向全市廣大退役軍人發出倡議,動員退役軍人“再上戰場”,與人民群眾共克時艱,為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助力。

臨危受命 勇挑重擔
2月15日上午,羅昕同志被推選為園林社區金橋新天地小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書記。上任伊始,羅昕很快進入角色,采取“一摸二訪三會議”的工作模式,做到了“三個到位”,使金橋新天地小區“疫情防控”工作很快步入正軌。在他的帶領下,各支委成員按照職責分工投入工作。小區住宅樓的住戶摸排及體溫測量和留守孤老登記、小區門崗值班安排、居民生活物資采購及防疫宣傳等各項工作在支部成立當天全面鋪開。隨后,通過支委集中討論,迅速擬定出“新天地臨時黨支部防疫工作方案”、“新天地小區防疫應急方案”及“新天地致居民的一封信”等相關防控及宣傳材料,使后面的工作有章可依。

整合力量 聯防聯控
為進一步加強小區防控力量,更有效的發揮小區居民的內在作用,臨時黨支部成立之初,羅昕就對臨時黨支部提出明確要求,要充分發動小區志愿者的力量,解決防疫人員不足的問題。 隨即他組織建立了小區居民微信群,及時在群里發出號召志愿者加入的倡議,在短短兩天時間里,小區就有7名黨員和12名志愿者積極響應,主動加入到小區的防疫工作中來。為方便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他又組建了臨時黨支部工作微信群,通過微信平臺統一指揮協調小區的人員進出管控、生活物資保障和醫療救助等工作。
為保障居民生活物資供應,在他的深入發動下,一批身體健康、責任心強的居民紛紛站了出來,分別擔任樓棟長,負責協助小區臨時黨支部落實好各自樓棟居民的物資采購和后勤保障工作。他統籌安排,每天下午由樓棟長負責收集各家各戶的藥品及母嬰用品采購需求,晚上親自督促分門別類進行匯總統計,提交給專人負責;大宗生活物資米面油蛋以及各類蔬菜配送到位后,他又及時組織樓棟長和志愿者進行清點分裝,然后逐家逐戶電話通知領取,讓居民不用出小區就能得到滿意的生活保障,為小區居民進出管控提供了有力的組織支撐。

責任上肩 身先士卒
為在疫情全面封鎖這個特殊環境下居民們多元化的生活需求,羅昕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盡管家就在小區,可他從來就沒有準時準點在家里吃上一頓熱飯,經常是抽出一點零散時間跑到家里,咸菜冷菜或方便面就著開水泡就是一餐,碗筷一甩又接著投入到工作中。同是退役軍人的妻子,經常鼓勵他:“家里的兩個小孩交給我,你專心搞好小區防疫工作。我們小家的困難,在大家面前必須讓步!”
在臨時支部辦公室,他每天總是來的最早,早上7點不到就在小區開始巡查,催促提醒門崗、體溫采集等各負責人迅速到位,晚上經常要到11點后才拖著疲憊的雙腿回家。2月23日,配送的蔬菜直到晚上8點才送來,又趕上下雨,寒風刺骨,他跟幾位負責物資采購的同志一起,把一百多份居民定購的生活物資一戶不錯的分發到戶,分發完已是晚上11點多了,全身淋得透濕。

在防疫消毒物資緊缺的危急關頭,他緊急向市物業協會協調到一批消毒水和口罩,保證了小區的正常消殺工作和保潔人員的自身防護。按照工作部署,他安排專人堅持每天在小區公共區域和人口密集場所進行全面消毒。

幫扶解困 情暖人心
小區近千居民中,相當一部分是留守的老人和兒童。這部分群體,因體質原因,更容易產生一些突發情況。在臨時支部組建之初,羅昕書記就一再強調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關愛老幼,在實際工作中他更是敏于言而踐于行。
2月20日,小區5棟508和5棟1102兩戶家中的孩子突然發生咳嗽并伴有發燒癥狀。羅昕得知這一情況后,迅速逐級向上級領導匯報,經過周密協調,及時為兩戶辦理了出入證明,并安排黨員開車送至醫院檢查、治療,當晚他還多次打電話詢問疾病進展情況,得知患者是普通感冒并有所好轉,這才放心。
家住5棟202室的葉師傅老兩口,因疫情被阻隔在麻城,與遠在深圳的子女相隔千里之外,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身體狀況不是很好。得知情況后,羅昕叮囑樓棟長要每天上門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及時幫助其購買生活必需物品。同時,他還專門安排車輛接送其到醫院就診,并將上級分配的愛心蔬菜親自送到家中,保證了葉師傅一家身體正常,生活舒心。
隨著疫情的發展,麻城市的管控措施也越來越嚴,所有社區和小區實行全封閉,居民嚴禁外出,有營業資質的藥店也有限,這就造成購買一些特殊病患居民所需專用藥物成了一個難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羅昕書記親自跑遍了附近營業的所有藥店,同時還充分發揮小區居民中醫護人員的作用,竭盡所能滿足居民特殊藥品的需求,病患居民看到這些交口稱贊。

疫情就是命令,黨員就是責任。在支部書記羅昕的帶領下,經過全體黨員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金橋新天地小區實現了零疑似和零確診的目標,他所在的臨時黨支部也受到了龍池辦事處的通報表彰。在這個關乎大局、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羅昕同志退役不褪色,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帶領金橋新天地臨時黨支部的同志們舍小家、為大家,贏得了小區居民的一致稱贊,讓臨時黨支部的黨旗在所有人心中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