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并沒有談及目前所面臨的困難,而是更擔心人才流動問題。在他看來,只要企業擁有頂尖人才,就不畏懼任何挑戰。
他表示:“中國現在是一個人口大國,如果變成人才大國,我們同別人競爭時才更加有信心。所以,物質不是最主要的,人才是最主要的。我認為,社會就是應該有口號‘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我們把華為公司做好,就給大家做了一個榜樣。華為有什么?既沒有背景,也沒有資源,除了人的腦袋之外,一無所有。”
現在很多企業雖然市值很高,但卻無法做到“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因為大部分企業家都在研究投資、貨幣、賺錢,鮮有研究如何進行人才培養的,因此出現人才青黃不接的現象,故而無法像華為一樣成功。

正所謂得人才者得天下!其實,近些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人才領域展開激烈競爭,更有企業采取掠奪式的人才戰略,將國際頂尖人才收入麾下。比如,前不久轟動業內的“原蘋果全球副總裁戈峻加盟天九共享集團”的新聞,便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不僅如此,據報道稱,在戈峻入職之前的幾個月,哥斯達黎加前總統何塞·瑪麗亞·菲格雷斯、塞爾維亞前總統鮑里斯·塔迪奇、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等三位國際前政要也在同一天入職天九共享,共謀未來發展。可見,天九共享已經做到了“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其實,天九共享之所以在人才方面能夠海納百川,與其創始盧俊卿總結研究的“管理者應具備的十大人才理念”息息相關。
在盧俊卿看來,一個組織的成功,無不是人才戰略的成功。而要實施好人才戰略,首先要有好的人才理念,尤其是各級管理者,必須樹立以下十大人才理念——
第一,要有愛才之心。所謂愛才,就是求賢若渴,重視人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是否具有愛才之心,是衡量一個管理者基本管理素養的重要標志。作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只有把人才當做最重要、最稀缺、最寶貴的資源去對待,只有像愛護自己的眼睛那樣去愛護人才,才能把各項事業建立在永續發展的根基之上,并長久地保持在良性循環的軌道上。
第二,要有識才之眼。識才,首先要弄清人才標準。人才就是德才兼備的人。其中,尤其要強調“德”這一要素。無才無德是庸人,有德無才老好人,有才無德是小人,德才兼備是賢人。我們所需要的自然是德才兼備的賢人。
第三,要有聚才之力。靠什么來聚才呢?一是靠美好的共同愿景,二是靠人格魅力,三是靠良好的待遇。馬克思曾說過:人們為之奮斗的一切,往往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良好的待遇是聚才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條件。市場經濟下,我們并不諱言追名逐利,只是要求名副其實,義利兼顧,以義統利。
第四,要有用才之道。用人之長,避人之短,是用才之首策。朱元璋曾經說過:“人之才智,或有長于彼而短于此者,若顧其短而摒其長,則天下之才難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各有長短,只有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才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盡其妙。管理者的重要任務就是點亮人性的光輝,把人才的長處發揮到極致。
第五,要有勵才之術。激勵人才是用人的關鍵。一般地講,激勵可分內激勵和外激勵兩種。外激勵是指,激勵者利用適當的物質或精神手段來促使被激勵者的行為達到激勵者所期望的狀況;內激勵則是指,被激勵者自覺地去從事某種活動。一個人之所以能從事某種工作,并干得卓有成效,歸根到底是由于內激勵起的作用,即我們常說的由“要我干”到“我要干”。
第六,要有容才之量。一要容人之長。就是要容得下比自己強的人; 二要容人之短。這并不是說要袒護、縱容別人的短處,而是說不要求全責備,要在維護原則的前提下,對別人的短處有所容忍;三要容人之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于錯誤,要根據錯誤的性質,區別處理。態度性錯誤要嚴厲處罰,能力型錯誤要處罰領導自己(不能知人善任),創新型錯誤要寬容并吸取教訓。
第七,要有知才之明。知才,就是要了解人才、理解人才。管理者應善于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和堅持不懈的溝通工作。一個管理者只有把握了人才的基本情況、心理特點及其發展變化趨勢,才能取得調控人才心理的主動權,才可能像園藝師運用溫度、濕度調控花木生長環境一樣,消除人才心靈深處的冬天,使其活力之樹長青,智慧之花常開。
第八,要有護才之膽。英國文學家斯威夫特說過:“當一個真正的天才來到世上的時候,笨伯們會聯合起來反對他。”人才往往與世俗有格格不入的時候,因而遭人攻擊甚至迫害也就在所難免。作為一個管理者,當人才遭受打擊和迫害時,是“明哲保身”,還是挺身而出?一個有膽有識的管理者一定會選擇后者。作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只有具備護才的勇氣和與人才休戚與共的精神,才可能使人才與自己榮辱與共,患難相隨。
第九,要有育才之識。“一年之計,莫如樹谷;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人才不是天才,都有一個成長和成熟的過程。僅僅知道發現和使用現有人才,而不知道育才的管理者,是懶惰的管理者。很多人暫時還不是人才,但并不能因此就認為他不具備成才的素質。管理者應該給這些人創造一個有利成長的環境,給他們提供一個增長和表現才干的機會,以促其成才。否則,事業就會后繼無人。
第十,要有薦才之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不僅是人才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大自然的辯證法。能夠干出一番事業的人固然了不起,但能使自己的事業后繼有人的人更加偉大。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以全局為重,勇于把比自己強的“可畏后生”推上去,并精心扶持,待其“羽豐翼滿”就讓其從自己的肩上踩過去,接替重任,而自己則甘作一片“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落葉”。

天九共享在今年年初,竭力統籌全國人才資源,逆勢擴招,迅猛發展。如今,已徹底邁入“整合全球優質人才資源”的新階段,不僅助力中國頂尖人才“才盡其用,用盡其妙”,同時也將輸出更多的人才競爭力,用優質的人才推動發展的成功!
所以,無論與哪一個國家的企業競爭,其本質都是人才的競爭。沒有十全十美的企業家,但通過人才的通力合作,互補互助,就有機會誕生十全十美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