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秦朝置縣,安徽省太和縣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太和縣名則定于元大德八年,寓意太平祥和之意。被譽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華詩詞之鄉、全國桔梗之鄉的太和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改革開放以來,太和縣四十萬“農商大軍”打造了生物醫藥、綠色新能源、發藝文化、工業篩網濾布四大主導產業,在太和縣建立了全國最大的醫藥集散地,成為全國最大單體醫藥銷售市場,走出安徽省乃至全國獨一無二、難以復制的“太和模式”。

太和經濟開發區發藝文化產業園航拍圖
近年來,太和縣圍繞“皖北排頭兵、安徽十強縣”的發展定位,傾力打造“醫藥高地,詩畫太和”,著力創建安徽縣域經濟“太和板塊”。作為太和縣經濟發展主陣地,安徽太和經濟開發區搶抓機遇,奮力推動園區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取得了卓越成效,描繪出產業騰飛的宏偉圖景。
產業崛起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在太和經開區保興醫藥健康產業園項目一期建設工地上,各種機械設備有條不紊地開展作業。該項目由北京太和保興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四環科寶制藥有限公司聯合打造,以“高端共享制造平臺+營銷網絡平臺”為核心,項目設計總投資規模約45億元,建成后五年內累計可實現產值150億元。
目前太和經開區已經形成現代醫藥、發藝文化、篩網濾布、綠色新能源四大主導產業。2015年,太和經開區醫藥產業基地被安徽省政府列為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2016年12月,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太和醫藥高端制劑特色產業基地。基地已擁有醫藥企業446家,形成了以醫藥原料、制劑、現代中藥為主體,以藥用輔料包材、醫藥物流為配套的產業體系。同時,太和經開區還是全國最大的發制品原材料集散地、全國最大的商品發原料集散地;是安徽省級產業集群篩網專業基地、省級產業集群繩網專業基地平臺;超威集團、天能集團、理士國際三大上市公司在綠色新能源領域不斷發力……
提到現代醫藥和發藝文化,太和經開區擁有“別人學不來”的優勢。太和經開區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平臺、亞洲最重要的醫藥物流中心和最大的醫藥倉庫,是全國唯一以西藥普藥銷售為主的市場。而太和縣發藝文化產業經過上百年的發展與沉淀,也上升到了文化層次,拓展到美容美發器械、護發美容等上下游產業鏈,毛發供銷形成“買全球、賣全球”的新格局,每年收購毛發達3600噸,發藝制品出口到歐美、東南亞、非洲等。此外,太和經開區還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發藝文化產業園,園區配套建設高水平的科研中心、智能制造中心等。

華源仁濟制藥外景
為推動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太和經開區正著手申報“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立足“一源、一島、一基地”,主攻“生物制藥、化學制藥、醫療器械”三大領域。所謂“一源”是指打造安徽領先的特色創新藥策源地,“一島”是指打造國內重要的醫藥創新創業生物島,“一基地”是指打造世界級高端制劑產業基地。為此,太和經開區依托醫藥生產制造平臺,建立“技術+渠道+資本”的全新醫藥產業發展模式,通過重點項目引進、國際合作、產業并購,吸引國內外優質仿制藥生產企業在太和投資設廠,打造集醫藥制造、電子交易、醫藥物流、金融服務于一體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仿制藥產業集群。

悅康天然藥業生產車間
太和經開區還瞄準了精準醫療與大健康產業,已成功打造中科國際精準醫學產業園,引進了高安生物細胞制備項目、芯馭醫學診斷有限公司第三方基因診斷項目等一批優質項目。今年3月9日,太和經開區與京東數字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京東數字科技將全面參與太和縣“健康城市”的規劃、建設和運營,并搭建區域健康信息平臺、醫保智能審核平臺、中醫智能醫聯平臺、慢病管理平臺、健康太和APP五大服務體系,為推動太和縣生物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城市轉型提供新動能。

一帆藥業二期車間
而在發藝文化產業方面,太和經開區則將全力打造太和發藝文化產業“1415”工程,即以全國知名的發藝文化特色小鎮為主體,打造“1”大支柱產業:發藝文化產業;“4”大發展方向:研發數據化、生產智能化、產品定制化、營銷多元化;“1”個中心:全國重要的發制品研發中心;“5”大基地:全球第一個發制品智能制造基地、全球發制品原材料購銷集散基地、全球重要的發制品成品展銷基地、全國發藝文化展示與人才培訓基地、全國發藝文化綠色生產示范基地。
行業中有一句俗語叫“無工不濾”,而太和經開區篩網濾布產業早已名聲在外,人民幣印刷過程中也使用到太和經開區企業生產的濾網。據了解,依托省級產業集群篩網專業基地、省級產業集群繩網專業基地平臺,太和經開區將通過產業集聚、扶持龍頭、擴張總量、提升質量、創建名品名牌、掛牌上市融資、國際化擴張等方式,做強太平洋網業、恒宇環保、普惠織物等重點企業,推動特色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
強大科創引擎孵化“太和奇跡”
現代醫藥產業是太和經開區的首位產業,近年來,太和經開區醫藥企業創新開拓,為民生福利帶來了許多好消息。

貝克藥業實驗室
以貝克制藥為例,該公司每年研發投入達到銷售額的10%,通過十多年來不斷創新發展,由單一的拉米夫定原料藥廠發展到擁有原料藥、制劑生產和獨立銷售的集團型企業,掌握國際領先的手性藥物核心技術,已成為國內乙肝、抗艾滋病原料藥的領軍者;并成為安徽省首家通過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制藥企業,打開了國際化銷售的大門,公司產品遠銷至歐洲、美洲、非洲、東南亞等市場。公司還引進高端人才,建設博士后工作站,在合肥建設了新藥研究院,總研發人數接近200人,在知識產權申報與行業標準制定方面成效斐然,申請專利71項,已授權專利59項(包括兩項PCT專利),主持制定國家標準13項。
在癌癥治療方面,太和經開區企業安徽高安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也貢獻出了卓越力量。該公司在太和經開區建成了1500余平方米GMP實驗室,與復旦大學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依托其技術支持,主要開展免疫細胞項目、干細胞項目、綜合細胞儲存業務。在臨床試驗中,很多傳統手段無法治愈的惡性腫瘤,在實驗室得到了治愈,有效率達80%以上。
為孵化更多“太和奇跡”,太和經開區奮力打通“創新鏈-產業鏈-政策鏈”,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著力破解發展瓶頸制約,構建資源共享、協同創新、配套緊密、綠色循環的產業生態圈,走健康生態化發展之路,讓科創環境愈加優越。

即發瑞泰生產車間一角
為打造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太和經開區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打造高水平研發平臺,先后與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共建華東產業技術研究院;與中科大共建生物醫藥聯合實驗室;與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共建智能醫療器械、生物醫藥實驗室;與華大基因合作建立“一院一所兩中心”,截至目前,基地有20余家企業與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孵化項目60余個。
太和現代醫藥產業基地為太和經開區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是孵化生物醫藥高新技術企業的省級專業化基地,也是國家火炬安徽太和高端制劑特色產業基地、安徽省現代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是最具活力、最有影響力和引領作用的高端創新創業平臺。園區中科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基地已入駐華大基因一院一所兩中心、安徽博奧明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人源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項目、高安生物細胞制備項目、芯馭醫學診斷有限公司第三方基因診斷項目、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華東產業研究院項目、中健食品有限公司特殊醫學用食品生產項目、深圳長朗三維科技有限公司生物3D打印項目、與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作共建的安徽科太生物醫藥聯合實驗室等項目。據了解,該基地可同時孵化100多家創新創業科技型企業,同步建設區域性食品藥品檢測中心、制劑研發中心、仿創藥物篩選中心、藥理與毒理研究中心等,為企業提供專業技術服務。
以“四最”營商環境構建“醫藥高地”
為支持企業發展,太和經開區傾力打造“四最”營商環境,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旨在保持并提升市場主體活躍度。
以保興醫藥健康產業園項目為例,該項目一期投資約25億元,建設用地175畝,簽約后半年時間,該項目即動工建設。安徽四環科寶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小群感嘆地說:“這個項目從落戶到落地,太和縣委縣政府、太和經開區給予了非常大的幫助。太和經開區一直跟著我們跑各種手續,全程陪同或代辦,為項目建設嘔心瀝血,讓我們非常感動。”

中科創新基地
為助力企業發展,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太和經開區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用地難、用工難、辦事難、政策落實難等諸多問題。宜尚發業董事長丁仁河深有感觸地說:“我們落戶太和,從簽約到建設到投產都非常順利,更重要的是在生產經營中,面對融資難的問題,縣政府、園區都給予我們很大幫助,包括‘四送一服’、對接金融機構等各種幫扶措施。”

沙穎河濕地公園
金杯銀杯不如企業的口碑。在建設、生產、經營等諸多環節,太和經開區都給予企業無微不至地關心和幫扶,針對各個環節出實策、辦實事。同時,園區還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學習制度建設、基層組織制度建設、干部隊伍制度建設、黨的作風制度建設、黨風廉政制度建設為著力點,全力提升服務質量。為提升行政服務效能,太和經開區將探索創新型智慧園區建設,建立智慧政務管理平臺、智慧產業運行平臺、智慧設施管理平臺和智慧公共服務平臺。

東盾木業車間
走進位于太和經開區的沙潁河國家濕地公園,菖蒲、蓮藕、芡實、茭白、蘆葦等水生植物郁郁蔥蔥,560多年的皂莢樹、100多年的銀杏樹等古樹名木見證著歷史滄桑;魚翔淺底,百鳥婉轉,人與大自然和諧共生……“詩畫之鄉”的獨特魅力,一覽無余。

發制品生產加工
為優化園區發展基礎,太和經開區按照“把工業園區當新城區來打造”的理念,堅持走產城融合之路,高標準建設,全方位配套,不斷加大建設資金投入,充分發揮“杠桿”作用,刺激產城互動發展。
與此同時,太和經開區積極響應國家新型城鎮化理念,爭取在近三年將太和經開區打造成為生態、綠色、智慧的產城融合示范區,在基礎設施配套方面做到“九通一平”,應有盡有;在園區綠化中,盡量選取和中藥材關聯度高的植物,比如麥冬、白玉蘭、銀杏等,彰顯出城市的標志和特色;謀劃建設3平方公里衛星城,提供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平臺;完善學校、醫院、公園、安置區等配套,切實讓在開發區就業創業的人員“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新時代,新氣象,新夢想!2018年,太和經開區在安徽省25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年度綜合評估中名列第5位,產值增速安徽第一;今年1月,安徽省商務廳發布2018全省培育期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中,太和經開區綜合排名第四、皖北第一;3月,安徽省發布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擬表彰對象公示名單,太和經開區位列全省第10名……
醫藥高地,詩畫太和!太和經開區正昂首闊步,奮力創建國家級經開區,緊扣時代脈搏,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來源:國際商報 □ 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