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時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應注意預防“濕邪”侵襲傷身。谷雨時節調配飲食,以疏肝健脾祛濕,滋陰清火潤燥。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適合這個節氣的一粥一菜加一茶。
山藥薏米芡實粥
山藥30克,薏米15克,芡實15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山藥、薏米、芡實、大米洗凈,入鍋加水共煮成粥,加入白糖調味即可。
此粥山藥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可益氣養陰,補脾肺腎,澀精止帶;薏米性涼味甘淡,歸脾、胃、肺經,可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脾胃虛寒者,可用炒薏米;芡實性平,味甘、澀,入脾、腎經,可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濕止帶、收斂固澀。諸藥合用做粥,可補中益氣,健脾止瀉。谷雨時節,濕重傷脾,可飲此粥,健脾化濕,脾虛濕盛痰多、消化不良、慢性腹瀉者尤宜。
芹菜拌海帶
芹菜適量洗凈、切段、焯熟;水發海帶洗凈、切絲、焯熟;芹菜和海帶一起放入盆內,加入醋、香油、鹽和味精拌勻即成。
芹菜是我們常吃的蔬菜之一,春季大量上市。中醫認為其具有平肝清熱、解毒宣肺、潤肺止咳、健胃清腸的功效。海帶有利水消腫、軟堅散結作用。現代研究發現,芹菜富含芹菜素、纖維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K、維生素B、鉀、鈉、鈣、磷、鎂、葉酸等。海帶富含碘。
此菜清脆爽口,能滋陰潤燥、平肝清熱、活血化瘀。谷雨時節,天氣轉熱,容易上火,此菜尤宜肝火旺、肺熱盛者食用。
柴胡白芍陳皮茶
柴胡、白芍、陳皮各3克,開水沖泡,代茶飲用。每日3至5杯。
此茶柴胡性微寒味辛苦,入肝膽經,可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疏散邪氣;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可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斂陰和營止汗;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可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通痹止痛、和中溫化寒痰。三藥合用,可疏肝健脾,燥濕化痰。尤宜于谷雨時節肝氣不舒、脾氣急躁、消化不良、納差者飲用。
·小貼士·
祛濕防燥忌吃生冷肥甘
谷雨時節應避免惱怒、焦慮、抑郁,保持恬靜心態,以防肝火妄動。氣溫合適,空氣清新時,適宜春游。起居宜早睡早起,早晚防寒,適時增減衣物。藥食養生,宜疏肝健脾祛濕邪,滋陰潤肺防燥火。
韭菜、香蔥、生姜、蒜苗、香菜等有助于肝臟疏泄。紅小豆、薏苡仁、山藥、芡實、冬瓜、鯽魚等可健脾化濕。燕麥、小麥、糙米、玉米、小米、大棗、板栗等多有補益脾胃作用,脾胃虛弱者可常食用。
百合、芹菜、苦瓜、西紅柿、絲瓜、蘿卜、黃瓜、茄子、萵苣、柚子、香蕉、橙子等有滋陰潤肺、清熱瀉火的作用。肺熱、陰虛內熱、心煩易怒,口苦,口干,口臭,大便干結者,可經常食用。忌吃生冷肥甘油膩之物,以免損傷脾胃,加重體內濕氣困留。
本組文/李金輝(北京老年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