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春深惠荊楚,醫者仁心潤蒼生。為深入貫徹落實腫瘤防治知識普及工作,切實提升基層群眾健康素養,積極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2025年4月18日至19日,正值第31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暨中國抗癌日之際,湖北省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委會常委楊盛力副教授攜團隊奔赴荊楚大地,先后于荊門市中心醫院、當陽市人民醫院舉辦基層科普調研與科普下鄉系列活動。此次兩場活動均得到了當地醫院的高度重視與精心組織,湖北省抗癌協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荊門市中心醫院腫瘤科主任劉瑛主任、湖北省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委會常委、當陽市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楊勤主任分別承擔籌備工作。活動過程中,楊盛力副教授緊密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分享了一系列實用且貼近民生的科普創作與傳播經驗。
4月18日下午三時,荊門市中心醫院會議室內,荊門站健康科普活動如期啟幕。劉瑛主任作為會議主席率先發表致辭,她以臨床工作者的使命擔當為切入點,深刻闡釋了健康科普在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構建醫患信任中的戰略價值,為整場活動奠定了專業與人文并重的基調。在隨后的專題講座中,楊盛力副教授以“如何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做好健康科普”為題,深入剖析了醫務人員在開展科普工作時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如臨床工作繁忙、缺乏繪圖與視頻制作技能等實際問題。與此同時,楊盛力副教授以自主創建的“大學生快樂科普驛站”的實踐經驗為例,詳細展示了如何依托地域文化特色,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鮮活的案例,有效打破醫學知識傳播的障礙。“科普工作從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攜手共進’。”他呼吁現場醫護巧用數字化工具,搭建科室共享平臺。
4月19日上午9時,當陽站活動在當陽市人民醫院會議室舉行。本次活動由當陽市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楊勤擔任會議主持,李凡副院長出席并致開幕詞。李凡副院長在致辭中強調:“基層醫院是健康科普的重要陣地,提升醫務人員的科普能力對改善群眾健康素養具有重要意義。”隨后,楊盛力副教授再次就健康科普主題進行深入闡述,他特別指出:在健康領域的稻田里,如果廣大醫務人員不去種水稻,就會滋生稗草和雜草。楊教授還倡導調研大眾需求,做“研究型科普”;針對調研結果,做“精準型科普”;創新科普內容和傳播方式,做“創新性科普”;不同專業的專家可以相互合作,做“交叉型科普”。參會醫務人員紛紛反映,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提升臨床科普工作能力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多位基層醫生也表示,將把學到的科普方法和技巧運用到日常工作中,更好地服務患者和群眾。
兩日輾轉雙城,腳步未曾停歇。湖北省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委會通過繼續科普下基層,不斷總結和探索腫瘤防治科普的方式和方法,為基層健康科普工作開辟嶄新路徑。展望未來,專委會將攜手全省醫療機構,通過更多元化的形式和更豐富的內容,讓腫瘤防治知識如春風化雨,浸潤每一寸鄉土,為“健康湖北”藍圖增添亮色。(通訊員/喬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