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屆中國分子診斷技術大會25日在武漢開幕,十多位兩院院士,千余名生物醫學專家、行業精英、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行業發展最新熱點,實現政、產、學、研等多方資源對接。
本次大會由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湖北省醫學生物免疫學會、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芯片分會承辦。
大會圍繞腫瘤分子診斷、代謝性疾病和腎病/風濕免疫病、心腦血管與遺傳病、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新技術及質量控制五大主題展開重點交流研討。其中武漢協和醫院院長胡豫將分享血栓性疾病的分子診斷與治療。
分子診斷技術是指以DNA和RNA為診斷材料,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通過檢測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達異常,從而對人體狀態和疾病作出診斷的技術。在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方面廣泛應用并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指出,分子診斷技術正以巨大優勢和潛力成為保障人類健康最重要的生物技術之一。針對分子診斷產業未來發展,他建議要加強原創性、引領性基礎研究,開展前沿技術創新,構建生物領域龍頭企業,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打好關鍵技術核心攻堅戰,確保產業鏈、供應鏈振興與安全;要重點圍繞常見傳染病與重大慢性疾病診斷等框架方向,推出更多優質產品,助力建設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在致辭中表示,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是當前最活躍的前沿科技領域之一。分子診斷技術作為其重要分支,目前正處于不斷創新的高速發展時期,要堅持不懈地探索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提升分子診斷技術精度和效率。
第十二屆中國分子診斷技術大會作為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會議,十多年來,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名頂級專家和行業精英齊聚論道,累計上萬人參會,是國內外分子診斷業界人士分享最新科技成果、開啟智慧碰撞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