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上頸椎病后,往往是不可逆的。”6月5日,翔云傳統武術養身會館教練張守鐘在接受采訪時說。
據了解,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關節類疾病,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等,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此外,由于頸椎位于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由于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所以極易發生退變。
相關圖示
而頸椎病的發生與患者職業緊密相關,如從事重體力勞動者、辦公室人員等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長時間用筆記本電腦、低頭玩手機人群也是該疾病的高發人群。
歐洲脊柱協會曾在2017年就發出“警示”:正常成人頭部重約10斤,當前傾看手機等電子設備時,由于物理杠桿作用以及重力作用,相當于在脖子上壓了50斤以上的重量,若不加以重視,會造成頸椎病等遠期傷害。
相關圖示
而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手機不離身,長期低頭、伏案工作,已成為當代人的常態,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看電腦、手機時間太長,很容易患上頸椎病。
“近年來頸椎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且發病年齡已呈現年輕化趨勢。”張守鐘說,因此,當代年輕人必須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談及如何預防和調理這一疾病時,張守鐘表示中國傳統武術動作——“搖臂”,非常適用于日常的預防及調理頸椎病等問題。
據介紹,“搖臂”屬于中國傳統武術最基礎的動作,同時也是緩解頸椎不適的“王牌”動作,能充分調動頸椎周圍的肌肉。
其動作簡單,且習練時不受場地限制,堅持練習對改善頸椎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張守鐘還現場演示了如何進行“搖臂”習練。記者看到,在習練時,其雙臂繞順時針方向左右用力擺動,擺動幅度分別為90°、180°和360°,每個動作幅度習練2次。
張守鐘演示“搖臂”動作
“平時大家要多注意對頸部的保護,可以在學習或者工作之余多練習一下‘搖臂’,長此以往,能起到很好的預防頸椎病的作用。”張守鐘笑著說,適當做些類似于“搖臂”這樣的中國傳統武術動作,還能明顯增強頸后部肌肉力量,有利于維持頸椎的穩定性,保護頸椎間盤等。
張守鐘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養成及時加強預防及習練的習慣,樹立重視頸椎健康的意識,可有效地從源頭上“堵截”頸椎病。(金若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