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校被老師鼓勵能很快答題“雙面”女兒讓家長頭疼
“馬上期末考試了,老婆把女兒做作業的視頻發來,看到女兒邊抓腦袋邊哭,心里很不是滋味。”昨日,在外培訓的張先生心里很是焦慮:女兒一遇到不會做的題或做錯的題,就開始哭,怎么勸都沒用,讓他和愛人不知道如何下手輔導孩子。
張先生的女兒朵朵今年7歲,在武昌一所小學上一年級。因為工作原因,張先生經常出差,陪伴和輔導朵朵學習的任務就落在張先生妻子肩上。但讓張先生和妻子苦惱的是,每天晚上朵朵回家做作業,總要哭一次,問到原因,孩子說不會做。
上周末,張先生妻子拿了一套數學試卷給朵朵做,兩天時間,朵朵都沒做完,一遇到不會的就開始哭。“孩子媽媽一看到孩子哭,就沒有再讓孩子做了,這樣下去怎么行?”張先生說,后來他去學校和老師溝通,老師說朵朵在學校學習成績屬于中上等,遇到不會回答的問題,在課堂上并沒有哭;老師提醒鼓勵后,她很快能說出答案。孩子家、校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讓張先生哭笑不得。
對此,丁字橋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數學老師蘇曉梅表示,朵朵屬于典型的自尊心很強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在教育上就要以鼓勵為主。有的孩子理解能力稍差,這就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當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或者做錯的題目,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勁鼓勵孩子做對的題目,或者表揚孩子字寫得不錯等可以表揚孩子的地方。“從心理學角度上,也就是‘最近發展區’”。她表示,家長在家里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盡量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按照老師的方法,按部就班地輔導孩子,通過鼓勵實現孩子的自信心,這樣孩子才會對學習感興趣,如果家長一味責罰,孩子只會產生厭學情緒。“對接受能力強的孩子,可在學習基礎上稍微深入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