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資訊
比長征爬雪山更困難的是,零下30多度翻越祁連山
2019-07-31 10:14:01   來源:今日湖北


  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喜迎新中國70周年華誕之際,大白新聞與湖北紅軍精神研究會聯合策劃,在革命先輩后人的全力支持下,聽他們講父輩們曾經親歷的紅軍故事。哈密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館宣教室主任李琳采訪了百歲老紅軍胡正先,遂成此文。

  

  

比長征爬雪山更困難的是,零下30多度翻越祁連山.jpg

▲百歲老紅軍胡正先(新疆哈密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館供圖)

  

  101歲的老紅軍胡正先,雖然滿頭銀發,但依然精神矍鑠,口齒清晰。憶起往昔,老人家對幾十年前與敵人殊死搏斗的場面仍歷歷在目。胡老的回憶,仿佛把我們帶回了歷史的長河中,聽到那些殘酷的戰爭細節時,大家無不唏噓,感慨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是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胡老是紅軍長征,西路軍西征的見證者和親歷者,所以我們就紅軍長征翻雪山、過草地,西路軍征戰河西走廊,風雪祁連山行軍,艱難挺進新疆,星星峽會合及烏魯木齊成立“新兵營”進行了詳細地了解。作為幸存的紅軍西路軍老戰士,憶及當年,胡老仍不免有些激動。胡老的回答思路清晰,令人欽佩。

  

  “這一仗,西路軍20000多將士,掩埋進了大西北的漫漫黃沙與風雪之中。”胡老回憶征戰河西的情景時說道。

  

  1、浴血河西

  

  說起征戰河西走廊,胡老有著非比尋常的經歷。

  

  1936年10月,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將臺堡勝利會師,標志著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根據共產國際的意見,決定執行寧夏戰役計劃,紅四方面軍三十軍、五軍、九軍以及總部直屬部隊,共21800多人相繼西渡黃河。當時的胡正先,還是這支隊伍中一個朝氣蓬勃的小戰士。

  

  一條山大捷之后,由于戰局突變,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命令已經渡過黃河的部隊改名為“西路軍”,成立西路軍軍政委員會,由陳昌浩擔任主席,徐向前為副主席。從此,我們這支部隊踏上了艱苦卓絕的漫漫征程。

  

  胡老說:“當年蘇聯答應援助我們一批武器,交接點在新疆,任務交給了西路軍。”令西路軍措手不及的是,當時的河西走廊,天寒地凍,糧草斷絕,偏偏又與“馬家軍”狹路相逢。西路軍歷時5個多月,轉戰河西13個縣,行程2000多公里,先后在古浪、高臺、倪家營子、梨園口等地,與數倍于己的“馬家軍”進行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殊死搏斗,共殲敵25000多人,并在永昌、山丹、臨澤、高臺四個縣分別建立了革命根據地,為千里河西撒下了革命火種。

  

  2、風雪祁連

  

  胡老講道:“1937年3月,我們在祁連石窩山分兵后,由李先念率領的左支隊1000余人,趁著夜色,深入海拔5000多米的祁連山向西行動。時值冬末春初,祁連山中仍是一片冰天雪地,零下30多度,非常寒冷。左支隊的1000多人,在沒有任何物資準備的情況下進入了祁連山,遇到了比長征翻雪山、過草地更為嚴峻的考驗。

  

  剛進去的時候,沒有吃的、沒有穿的,也沒有向導,戰士們穿著破爛不堪的衣服,拉著骨瘦如柴的戰馬,翻山越嶺,艱難前進,‘馬家軍’窮追猛打,戰斗異常激烈,傷病員躺得滿地都是。戰士們渴了吞食冰雪,餓了只能忍痛殺掉自己的戰馬來充饑。

  

  吃糧有困難,穿衣也有困難,最困難的是想不出用什么辦法照顧傷病員。不少戰士手和腳凍壞了,傷口潰爛,成天流膿流水,但是沒有藥,沒有紗布,無法治療護理。部隊轉戰時無法帶上這些受傷戰士,只得把他們留在原地,并寫下書信請‘馬家軍’善待。后來,‘馬家軍’將這些受傷戰士悉數殺害。

  

  為了擺脫追兵,左支隊安排戰士們在隊伍后面掃雪,把部隊走過的腳印掃平。雖然敵人被甩在了后面,但左支隊又陷入了新的艱難困苦中。戰士們不認識路,白天靠著指南針翻山越嶺。晚上,只好找個避風的山洼露營,有時一覺醒來已被埋在大雪底下,不少同志被凍餓奪去了生命。”

  

  左支隊在冰天雪地、渺無人煙的祁連山中,艱難行軍了43天,翻過了無數座大小起伏的山巒雪峰,徒涉過寒徹骨髓的疏勒河激流,終于在牧民的幫助下,僅剩850多名指戰員走出了祁連山。

  

  3、星星峽會合

  

  星星峽位于甘肅和新疆交界處,是新疆的東大門。經過安西最后一戰,從紅柳園到星星峽,是無邊無際的戈壁沙漠。遼闊的大戈壁不時狂風驟起,飛沙走石,使人難辨方向,方圓百里又無水源,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左支隊這支英勇頑強的隊伍,拖著沉重的腳步,踩著沒到腳腕的沙子,在戈壁深處沿著電線桿,一步一步地向西行進。

  

  終于,在1937年4月底,成功突圍的400多名西路軍左支隊指戰員,克服重重困難,擺脫了國民黨反動軍閥的圍追堵截,陸續抵達新疆邊界星星峽。5月1日,陳云、滕代遠等黨中央代表帶領著40多輛滿載著軍事裝備和生活物資的卡車來到星星峽,對部隊進行了親切的慰問。左支隊抵達星星峽也標志著新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比長征爬雪山更困難的是,零下30多度翻越祁連山2.jpg

位于新疆星星峽口的西路軍魂雕塑(老紅軍胡有貴之子胡憶朝供圖)

  

  胡老講道:“部隊到達星星峽,人人長舒了一口氣,頓覺自己輕松了,戰士們歡呼啊!跳躍啊!新疆友軍的官兵把我們招呼到房屋里去休息。此時此刻,我們的心情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大家笑啊,叫啊,哭啊,互相擁抱啊,像是長久離開爹娘流浪在外的孩子回到父母身邊一樣,激動、幸福的淚水滿臉直流。”

  

  “到了星星峽,首要任務就是先飽餐一頓,說起吃,每天五頓飯,每頓吃五六碗,有大米、餅干、牛羊肉、馕餅子、俄羅斯方塊糖等等,吃了三天還不覺得飽呢。除此之外,就是洗臉洗澡,那洗完臉的水渾濁得像醬油一樣。或者是坐在山坡上曬太陽、捉虱子。說起捉虱子,那也真是怎么也捉不完的虱子呀。沒辦法,就只好把衣服提起來在火堆上抖,就能聽到虱子掉進火里時的噼噼啪啪的響聲。當然,除了吃主要是睡,并且使勁地睡,日上三竿仍沉睡不起,日薄西山還在呼嚕。而且認為天底下最舒心的事情,莫過于安心地睡覺了。而陳云給大家規定的任務也是‘第一要吃好飯,第二要睡好覺’。在這里還和新疆分裂頭子部隊打了仗,把盤踞在哈密并和馬步芳有勾結的地方軍閥堯樂博斯趕跑了。”

  

  5月4日,西路軍余部400多名指戰員,乘汽車從星星峽出發,經哈密、吐魯番、鄯善,向迪化(今烏魯木齊)進發。

  

  悲壯的西征歷程結束了!

  

比長征爬雪山更困難的是,零下30多度翻越祁連山3.jpg

陳云題詞的“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碑”(新疆哈密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館供圖)

  

  4、成立“新兵營”

  

  西路軍余部400多人在星星峽會合后被陳云、滕代遠接到迪化(今烏魯木齊),由陳云提議,黨中央決定,取消了左支隊的番號,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支隊,對外宣稱“新兵營”。戰士們在這里學習特種兵技術,如:坦克、汽車、裝甲車駕駛技術;無線電通信技術;航空技術;軍醫獸醫等等。胡正先被分在干部隊六班學通信。后由于延安缺少電臺工作人員,他于1938年4月回到延安,在中央軍委三局工作(后稱總參三部)。

  

  之后我黨還在新疆組建了工農武裝的第一支空軍部隊、坦克裝甲部隊等等,這些部隊無論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還是抗美援朝上戰績都非常輝煌。“新兵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關技術兵種培養了一大批高級將領和軍事技術骨干,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播下了最早的一批火種,也為中國國防現代化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胡老說:“沒有人民的軍隊,就沒有人民的一切。從12歲那年跟隨紅軍的第一天起就已打定主意,要永遠跟著黨走,跟著部隊走,無論遇到多大的危險與困境,一個信念:不掉隊,不被俘,不叛變,不投降。”

  

  相關鏈接:老紅軍胡正先,出生于1918年,安徽六安人。1929年參加革命工作,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入紅四方面軍總部通訊學校學習。經歷了鄂豫皖、川陜蘇區反“圍剿”數次戰斗和參加了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西路軍西征河西走廊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經艱辛,三過草地、數過雪山、戈壁和沙漠。一九三七年五月隨李先念左支隊進入新疆,為迪化紅西路軍總支隊無線電通訊訓練班學員。1938年春返回延安并轉入中國共產黨。后任中央軍委二局報務員、電臺臺長、股長,東北二局科長。參加了遼沈、平津、廣東、海南島等戰役。1950年后,任中南軍區二局辦公室主任、廣州軍區三局副局長。1964年畢業于解放軍政治學院。后歷任總參謀部三部局長、參謀長、副部長、顧問。曾獲三級八一勛章、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胡老數次遭遇險情,多次身負重傷,可謂出生入死鬧革命,槍林彈雨打江山,九死一生而幸存。

  

  

作者:李琳,哈密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館宣教室主任,預備黨員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五月六月婷婷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好吊妞中文字幕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啊啊啊舔 | 亚洲午夜福利717 | 在线国内99精品 | 中文字幕乱码女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