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竹溪村的二傻虎頭虎腦的,極是招人憐愛。 六歲那年,二傻在村后林子里與伙伴們捉迷藏,看見樹枝間吊掛一個山蜂窩,覺得新奇,驚喜中尋來根樹條子上前就捅,結果惹出一陣殺豬般的慘叫,夜里就高燒不止,燒得一塌糊涂。 后來命是保住了,腦殼卻燒懵了,見人總嘿嘿笑,初看上去蠻善意的樣子,多瞧幾眼就顯了傻氣。 二傻媽常是唉聲嘆氣,暗地墜淚,墜著墜著二傻就長大了。二傻媽就更愁,老人總有作古的時辰,得為二傻后半生尋條生路才是。二傻媽苦苦求人,總算在丑崽的工藝草編廠給二傻謀了一個自食其力的營生。 這以后,二傻就開始吃工資飯了。
好在二傻舍得一身賤力氣,廠里有貨物要裝要卸的,二傻不用點派,一口氣下來就頂了幾個人的活。丑崽廠長心里竊喜,立在辦公室的窗口樂得嘿嘿笑。女秘書一抿嘴,差點笑閃了水蛇腰,說,看你傻樣兒,真像了二傻他兄弟。 丑崽廠長說,這貨,真是一條好使喚的牛哩。 廠里實行的是計件工資制,義務工一般都沒人愿意做,不做又不行,便拖拖拉拉磨洋工,二傻的本職工作是負責產品包裝,把工人編制出來的小鴛鴦呀,小貓小狗呀什么的一個個裝進漂亮的小盒子,再裝入大箱里,專門由丑崽廠長弄到日本去賺外匯,貨俏得很。 自從二傻進了廠,那些拖拖拉拉磨洋工的人就顯山露水了。便常把二傻扯到陰暗處進行一番調教,說,你就是累破了卵子,丑崽廠長也不會多給你一分錢,以后我們怎么干你就跟著怎么干。別逞能,千萬要記住。 二傻搓著手掌嘿嘿笑,當聽到門外有汽車喇叭響,又一古腦爬上去,干得比誰都歡,屁顛屁顛的。 調教二傻的人氣得用掌抽自己的嘴。 丑崽廠長常在職工會上拿二傻做活教材,說,二傻人傻心不傻,把企業當自己的家,臟活累活搶著做。看看你們,一個比一個滑頭,看到時候不收拾你們。 下面就一陣嬉笑。 月底領工資的時候,有人問二傻領了多少錢?二傻算不來數,干脆把工資全部掏出來讓問他的人數一遍,結果比別人都多了好幾百塊,數錢的人臉就紅了,顯得不好意思。 都說,二傻真是沒白傻,丑崽廠長竟給了二傻好幾百塊錢的獎金,日后不好好干還真不行哩。都這樣在心里盤算著。
閑下來,女工就與二傻閑扯,戲弄二傻,問他想不想娶媳婦?二傻嘿嘿地笑,這一笑,頓時引攏一群鮮活水亮的小女子。想要啷咯樣的?大嫂我給你做媒哩。年紀大點的女工就逗二傻。 廠里大都是年輕妹子,因不受毒日的熬煎,個個嫩如水豆腐。 二傻的目光在女子們的臉上掃,很興奮的樣子。 妹子們的眼神一下就亂了,腦殼縮到了別人背后,恐怕會被二傻亂點鴛鴦譜馱進新房去了。 二傻抬頭見女工小玉從門外進來,手就定格在小玉的臉上,說,要她那樣的! 小玉嚇一跳,等明白過來,憋紅了臉,但又不好生氣。小玉在傻腦殼上一拍,嚼你八寸長的蛆喲。 戲鬧后,有人心里閃忽了一下,真叫邪門哩,一個傻貨,居然也曉得女人是漂亮的好,小玉可是一個惹村里后生眼饞的嫩妹子喲。 上班時,小玉坐在二傻對面,專門編制出口創匯的小鴛鴦。二傻干完了活就癡癡地瞅小玉,常把小玉咬進嘴里品出滿嘴的香來,小玉不氣不惱,任由他來回去打量。 小玉想,一個傻頭傻腦的人能生出什么花花心思呢?
有一日,二傻忽然塞給小玉一對草編的小鴛鴦,小鴛鴦編織得十分粗糙,看上去像兩只丑鴨子。小玉很感動,說二傻不傻哩,竟然會編出一對小鴛鴦來。忽看見二傻眼睛里有種奇怪的光在游動,就已經意味出什么,臉倏地泛紅,剛想張口說什么,二傻已經把小玉緊緊摟抱住了。小玉憋了勁掙脫后,抬手給了二傻一耳光。 二傻嘿嘿地笑,不曉得自已做錯了什么事。 誰也沒想到,這天夜里,車間突然噼哩啪啦著了大火,等村人趕到時,烈火把整個廠房燒了個透亮。丑崽廠長望著大火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搓著手來回跳著腳喊,誰給我搶貨出來,一箱五十塊! 可是沒有人動,誰都知道錢重要,命更重要。有人逗二傻,一箱貨五十塊,你不想要么?有了錢好娶小玉做老婆哩。二傻搖著頭傻傻地笑著。逗的人就說二傻不傻,也知道命比錢重要。 但逗二傻的人還不死心,又說,二傻呀二傻,小玉你要不要?小玉還在車間里,小玉就等著你去救她哩,你沒看到車間都快燒成灰了么,再不救,小玉就要燒死了。 二傻突然認真起來,瞪圓了眼去瞧那說話的人,看得那人渾身發毛。還沒等旁人反應過來,二傻忽然嗷嗷一陣大叫,呼地沖進了熊熊烈火的車間。 全廠人都看見,二傻一邊往火里沖,一邊大喊著小玉的名字,誰也拖他不住。 這一沖,二傻再也沒有從車間里出來。
二傻沖進火海救小玉的事情,一度被竹溪村人當成茶前飯后的笑料和奇談。有人責備亂開玩笑的人,也有人認為一個傻子死了也就死了,沒什么可惜的。心慈面善的人聽了也就搖搖頭,最后哀嘆幾聲。漸漸的,二傻就被竹溪村人遺忘了。 只有那個叫小玉的女子,每年清明時節都會準時來到二傻墳前,燒一炷香,祭一杯酒,然后流著淚說,二傻哥哥喲,你啷咯就這么傻喲! 布谷鳥在一簇簇杜鵑花叢中不停地叫喚,苦也,苦也……
【作者簡介】:金帆,江西余江人,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畫藝術研究會會員,一道詩藝社小說類藝術顧問、總監;曾任《嶺南精英》、《新視覺》雜志社執行主編;迄今已在《人民文學》《四川文學》《小說月刊》《微型小說選刊》等全國百余家重點文學期刊發表中短篇小說400余篇,創作長篇小說三部,榮獲國家、省市級文學獎項30余次;其文學業績收入《鷹潭市著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