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課的,聽課的,都是名家;邊聽課,邊實踐,現場提升!2018年8月9日,“三峽民俗網開播暨宜昌市民協通訊員高級班開班”活動,在湖北省宜都市宜昌山城水都大飯店舉行。 圖為高級班學員在山城水都景區進行攝影實習(李亞隆攝)。
聽課的56名學員,個個是身懷技藝的民間文藝家,他們來自宜昌市各縣市區。而講課的人身份更加特殊,其中有兩個是正廳級官員學者。 圖為通訊員高級班培訓會場。
此次培訓,圍繞新媒體資訊文字、圖片和視頻的深層次技術與方法展開,授課內容,不僅給新媒體營運人和新媒體平臺帶來大的啟迪,對傳統媒體的改良與發展也具有重要借鑒作用。
第一個授課的人,是文成國,系湖北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兼湖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湖北省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名譽會長、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兼職教授。他用“新聞寫作要處理好十一個關系”為題,深刻解讀了新媒體時代采訪寫作的辯證關系。 圖為文成國講課。
授課人李亞隆,是湖北省攝影家協會顧問,中國攝影最高獎—金像獎獲得者;國展金獎、“華賽”金獎、“金鏡頭”金獎,中國新聞獎金獎等獲得者;中國第二屆十佳手機攝影師。華為、中興手機攝影專家。佳能中國“大篷車”特聘講師。他用幻燈和手機的演示,講述了“5G時代的手機攝影”。
退休后的李亞隆,宜昌市政協原主席的身份已淡出人們視線,而他的攝影作品卻頻頻出現在中外各大媒體的顯眼位置。 圖為李亞隆講課時與學員進行互動。
授課人王作棟,是中國地域文化研究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宜昌民俗文化研究知名學者,國務院津貼專家。他以“理性認知民俗的地域特色談例”為題,講述了一個負責任的新媒體人,在做民俗宣傳時,絕對不能想當然,而應尊重民俗文化的本真。 圖為王作棟講課。
授課人熊慶文,是湖北宜昌三峽日報原總編、知名的民間故事家,國家二級高級編輯、宜昌市民協原主席。他以“新聞采編一二三》”為題,用大量實例,講述了新聞寫作的基本規律,從技術層面解答了新聞的采寫、編輯要義。 圖為熊慶文講課。
授課人劉洪進,曾榮獲新華社“全國十佳通訊員”和三峽日報“外宣王”稱號,現為怪奇公社新媒體聯盟理事長、宜昌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三峽民俗網主編。他以“新媒體時代,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吹鼓手”為題,從新媒體資訊寫作技巧層面進行了闡述。 圖為劉洪進講課
授課人盧啟紅,是宜昌微博名人匯理事長、宜昌青年新媒體中心主任、新浪政務新媒體學院講師、微博故事原創作者、資訊視頻自媒體秒拍達人——趙子云龍913營運者。他以“如何玩轉微博故事”為題,講述了微博故事創作的技術和方法。 圖為盧啟紅講課。
宜昌山城水都景區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金星,對宜昌民協通訊員高級班在山城水都舉辦表示歡迎。他對山城水都旅游開發的前景展望演講,讓在場學員振奮。
講課的人身份特殊,而聽講的人,都是活躍于基層民間,影響于中外的文化名士和文藝家:土家歌王王愛華,中國故事家徐榮耀,中國當代工藝名家朱新泉,家庭博物館袁裕校,雕塑魔師周長青,巴山舞之父覃發池,楠管非遺傳人余遠國,謎歌王趙興壽,黑仔藝術團楊培新、藝術評論家何宏江等,想必大家都能耳熟能詳。 圖為文成國在課間休息時與民間文藝家合影。
參加通訊員高級班的民間文藝家們,紛紛用手機記錄精彩瞬間和講課內容。
宜昌山城水都風景區(康養城),以美麗的清江山水為背景,是按國家5A級景區打造、湖北境內在建的超級旅游項目。已建成三峽高爾夫國際俱樂部、宜昌山城水都大飯店和生態農場。山城水都康養城項目,由東陽光集團投資開發,項目建成后,將是湖北宜昌投資額度最大的生態旅游康養項目。 圖為學員在山城水都景區實習。
學習與交流并行,邊學邊實踐,是本次通訊員高級班的又特色,圖為文成國與民間文藝家學員交流。
為提升學員的這際操作能力,在講課的間隙,攝影家李亞隆帶著部分學員來到宜昌山城水都風景區內的高爾夫草地,現場指導學員拍攝,提升了學員的實戰水平。 圖為李亞隆指導學員拍攝的圖片(歌王放歌山城水都。劉洪進攝)。
參加民協通訊員高級班培訓的56名學員,都順利結業。宜昌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團為學員頒發了骨干通訊員(結業證)聘書。 圖為李亞隆指導學員拍攝的民俗圖片《漁鼓咚咚響》(劉洪進攝)。
此次活動,由宜昌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宜昌山城水都風景區共同主辦。宜昌市民協主席李煜林主持會議,宜昌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王作新等出席了會議。
民協通訊員高級班的開班,為宜昌基層培養了一批骨干通訊員,對三峽宜昌的民間文藝和民俗旅游宣傳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