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是誰把時鐘倒調,為期5天的“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湖北行就這樣悄然結束了,從武漢長江邊出發,沿途路經黃岡和荊州,宜昌是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美麗中國長江行雖然暫告一段落,但長江大保護、生態修復、人人都是河湖長的自覺自發意識,一直在路上,沒有終點。
大家還在一碗熱干面意猶未盡的余香中,別離了長江之心的浪漫與多情,走過最長的路是東湖綠道大氣與洋氣的與高鐵賽跑……長江河湖長一邊數著星星一邊告訴你:守住長江經濟帶生態底線與唯美,與我有關,與你有關,與他有關,與大家有關。
讓我們一起回味“長江綠心東湖綠道”的速度、激情與浪漫;一起體驗蘄春一棵小草的力量到底有多大?龍須溝如何變成景觀河?一起感受從“險在荊江”到“美在荊江”的巨變,石首的麋鹿和江豚告訴我們:留住了天使的微笑;百家化工企業“關轉搬”,河湖長披星戴月用腳步丈量和堅守在河與湖的生命線,讓我們一起傾聽宜昌“加減乘除”式的發展傾情于長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新時代長江之歌。
“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對于湖北來說,當前,長江生態環境問題極為緊急、極為迫切,我們等不起、耗不起。長江發出呼吁:長江是母親河,不能讓她變臭、變窄、變丑。
參加美麗中國長江行給我最大的感觸是,我們親眼目睹和親身體驗到了,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沿著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正在成為人們自覺自發的行動和共識。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要著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總書記的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重要論述已經深入13億人民心中。今年3月,生態文明更是歷史性地被正式寫入了憲法,由黨的主張成為了國家意志,使生態文明建設開啟了新篇章。
長江作為一條有生命力和活力經濟帶的載體,最根本的是水和生態。如果長江干了、臭了、臟了,都不能稱其為長江經濟帶。誰會在“龍須溝”邊上投資?
要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實施好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
到底該怎么干?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抓長江生態保護。要在生態環境容量上過緊日子的前提下,依托長江水道,統籌岸上水上,正確處理防洪、通航、發電的矛盾,自覺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要認識到,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
確實,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規性和非常規性關口。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
幾天的所見所聞,我們感受到了,沿長江經濟帶所有城市都在“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指引下,拆除碼頭、搬遷化工廠、植樹種草恢復濕地,一場生態修復的新實踐正在萬里長江沿岸展開。為他們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雙擊666,為他們在長江大保護的決心和務實行動,游艇火箭刷起來。
美麗長江,有江便有愛,有思也有魂。一副畫卷寫意長江湖北段顏值,一條長江浩蕩奔騰穿越幾多風情。湖北不僅僅因為有長江,也不單單因為有詩意。湖北,這是一個有故事、有詩意、有文化、有思想、有精神、有靈魂的三楚大地。
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有信心一起留住“天使的微笑”,一起做長江生態保護和修復的見證者守護者建設者!
傍晚,賦予了無數代荊楚人詩意與激情的長江每一處景致,似小情人般地纏繞著多情的江面,永不愿分離的溫馨畫面,以及性格如長江一樣奔放的湖北人。當黎明那一絲殘夢還掛在天幕下時,長江沿岸倒影的不舍離去的一輪月兒伴著江面漸漸騰起的層層純霧,正好與長江沿岸百歲老人、湖北三江千湖(長江、漢江、清江、東湖等)群山(大別山、武陵山、武當山)美景交相輝映……宛若一副立體水墨畫呈現在眼前——初夏的綠葉輕舞飛揚,猶如剛從長江晨浴后婀娜的少女那美麗的長發在柔風中飄蕩,還留著晨露印下的初吻;那蓬松的發絲上,煥發出青春的濕潤與激情……叫人不敢出聲……不甘心從夢中醒來。(傳東 竟成 楊揚 海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