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在學校受傷了責任怎么分?老師與學校發生用工糾紛誰來定奪?如何挽回輟學兒童?在武漢的每一所中小學,都有一個校園法務室,在這里,有一群守護校園的特殊“園丁”,讓法律糾紛不再必須走出校門。
今天是第16個全國法治宣傳日,記者從武漢市司法局獲悉,目前,全市856所中小學都建起了校園法務室,實現了全市校園法務室的全覆蓋,這一舉措屬全國首創。
不讓孩子讀書是違法的
今年秋季開學,玲玲(化名)順利跨進初中校門。她說,能順利升上初中,多虧了華中里小學校園法務室老師們的幫助。
玲玲家住江漢區,父母離異,法院判其由父親撫養。由于身染毒癮、賭癮的父親對其不聞不問,實際由年邁的奶奶照顧。
六年級一開學,缺乏關愛的玲玲開始經常曠課逃學,甚至連續多天不到學校上課,漸漸顯露出輟學的苗頭。
見此情形,華中里小學校園法務室老師們開始關注這個孩子,并分頭對孩子及其家長進行勸說教育。
“根據憲法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義務教育。”勸說效果不明顯,老師們決定,向監護人——玲玲的父親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相關規定,并進行書面通知,讓他知道,不讓孩子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是一種違法行為。
在校園法務室團隊的幫助下,玲玲重新回到久違的教室,堅持完成了六年級課程,并于今年9月進入初中就讀。
每所中小學都有法務室
同學之間打鬧造成意外傷害,當事家長強烈要求對方孩子轉學;聘用老師福利下降,加之各種歷史遺留問題致使矛盾激化;學校后勤人員、安保人員沒有辦理社會保險,勞務聘用協商不下……如今,校園法務室作為學校與家長、教職工之間的“第三方應急橋梁”,得到了家長和學校教職工的一致認可。
校園法務室由學校法治副校長、社區律師、社區調解員和校園心理輔導員等人員組成,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為師生和家長提供法治宣傳、法律咨詢、糾紛處理、法律服務等。
截至目前,我市13個行政區856所中小學校園法務室建設工作全面完成,建成率100%,實現了校園法務室全覆蓋。
市司法局普法宣傳處相關負責人說,2014年,校園法務室最先在江漢區試點,一年后,幫助順利處理一系列法律糾紛,反響較好,這才逐步推廣到全市,目前,江漢區這項工作已按照每個校園法務室每月500元經費的標準納入專項財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