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大學生觀看校園艾滋病防治警示教育展
昨日是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主題為“攜手抗艾,重在預防”。在華中科技大學進行的全省艾滋病日主題活動——“大學校園艾滋病防治警示教育展”現場,省防艾專家介紹,我省艾滋病疫情流行呈現“不等式”:總體死亡率下降,青年學生、同性性傳播感染人群較快上升。
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彭國平介紹,全省艾滋病疫情保持了低流行狀態。據艾滋病哨點監測機構統計,2015年,我省全人群艾滋病檢測陽性率為0.07%,艾滋病病人死亡率從2010年的7.38%下降至2015年的4.3%。通過對靜脈吸毒人員的預防和阻斷艾滋病母嬰傳播,兩類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分別控制在0.12%和0.04%,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但與總體疫情穩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省疾控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全省男男同性性行為艾滋病感染率達到2.96%,從2009年至2015年,同性性傳播感染率平均增長32.4%,其中,青年學生感染者增加明顯。
彭國平介紹,2001年,我省發現首例青年學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至今年10月底,累計報告青年學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685例,其中通過男男同性性行為感染者占83.3%。今年1月至6月,新發現青年學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14人,92人為高校大學生,“92名大學生中85%是經同性性行為感染,校園防艾形勢嚴峻”。
為有效應對青年學生艾滋病疫情增長較快新形勢,省衛生計生委、省教育廳等部門表示,將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學生艾滋病疫情通報制度,從今年起舉辦高校校園艾滋病防治警示教育巡展,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警示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場所及高危行為,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和行為方式。
記者手記
防艾,需要知行統一
安全套被掙搶一空、艾滋病知識競答踴躍熱烈、現場拍照發送微博微信……昨日在全省艾滋病日宣傳活動現場,武大、華科大等近十所高校的千名大學生,面對艾滋病的“敏感”內容,表現開放、包容,令人印象深刻。
與此同時,現場擺放的30塊“大學校園艾滋病防治警示展”展板上,一個個典型案例也讓人觸目驚心:4名17歲高中男生感染艾滋,全是因好奇而嘗試同性性行為;19歲大學生因羨慕奢華生活,網上結識一名男子,每月為其提供性服務并獲取一定報酬,半年前確診艾滋病……
前來參與活動的武大中南醫院桂希恩教授對記者說:“防艾科普宣傳很多年,很多人都知道防艾常識,包括很多感染者,但他們并不以此約束自己的行為。這種知行分離,正是當前防艾的難點。”
桂希恩強調,要從小培養,讓學校、家庭、社會方方面面發揮作用,“長期熏陶,才能真正樹立孩子們對生命的尊重,對別人的責任感”。
生命是寶貴的,健康是寶貴的。應當尊重生命,保護自己,也保護伴侶,保護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