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屆光博會昨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
今日湖北網訊(記者 陳思炎 通訊員 何少夷 龔婷)11月3日,第13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簡稱光博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展會為期3天,展示面積4萬多平方米,中外500多家參展商,3000多位專家學者以及超過3.5萬名參觀者與會齊聚一堂,傾情演繹一場光電科技與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國際盛宴。大會著力鍛造5大能力,全面揭示“光聯萬物”產業內涵,推動光谷光電產業創新升級。
在開幕式致辭中,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表示,當前全球正處于技術發展的爆發期,光電子信息產業大有可為,未來必將大展宏圖。他認為,光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應注重與工業、生物、能源等技術相融合,加強光電子在農業、智能制造、智慧家庭等領域的應用。
今年“光博會”還吸引了不少國外行業機構、公司首次參展。如被譽為“俄國硅谷”的斯科爾科沃科技園,攜帶光源、工業和醫療激光器、測量和測試設備首次亮相“光博會”;光電領域世界領先的研發機構愛爾蘭國家光子集成中心也首次參展,在中國介紹“光電愛爾蘭”計劃與合作機會;泰國PAS公司的參展,實現了東南亞與中國光谷光通信新材料領域的首次合作。
針對2016年全球智能硬件發展熱點和人工智能領域熱點應用,大會設置了增強現實(AR)、虛擬顯示(VR)、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專區,給觀展的觀眾營造出極具科技感的體驗,使觀眾近距離感受“未來”科技的魅力。
德國工業4.0的核心成員之一,通快集團將重點展示通往 “工業4.0”的柔性生產范本;在另一德國激光巨頭羅芬公司的展臺,全球使用最廣泛、精度極高、手動/自動自由切換的手動焊接激光器將與觀眾見面;來自國內的華工科技將重點展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汽車行業激光智能制造成套設備”;高德紅外重點展出的“Ⅱ類超晶格探測器”,是國家戰略裝備研制的關鍵核心器件之一;光纖光纜行業唯一入圍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光纖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將在長飛光纖展臺亮相;武漢新芯將展示45納米、65納米NOR Flash芯片,背照式影像傳感器等同步國際的存儲芯片;在無人駕駛專區,國內首條自動駕駛公共示范專線項目——“小魚暢行”與寶馬智能駕駛系統、藍星科技同場“飚車”,多項光谷無人駕駛技術與google、百度在同一起跑線。展會期間,70多家武漢VR/AR新秀與全球領先公司一道,上演醫學領域、教育領域、工業領域、智慧城市、智慧生活、藝術與娛樂等領域無處不在的虛擬體驗。
昨日,光博會舉行多項合作項目簽約儀式。斗魚直播平臺產業基地項目、威綸通智慧云工廠項目等15個項目,總金額約150億人民幣。
據了解,由工信部等國家五部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光博會”,自2002年創辦以來已舉辦十二屆,累計吸引4217家海內外企業參展,項目簽約265個,內資簽約總額758億元人民幣、外資8億美元,是中國最大光電子產業基地的國際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