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網(通訊員 馬遙遙)前日上午,劉女士(化名)在家屬的陪同下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將兩面寫著“救死扶傷,醫術精湛”的錦旗送到超聲影像科孫曉楓主任醫師和婦科胡軼醫生手中,感謝這位火眼金睛的“B超神探”通過耐心細致的檢查發現了兇險的宮內宮外孕,在婦科醫生的及時手術下挽救了她的生命。專家認為,二胎政策放開后高齡產婦增多,宮內宮外同時妊娠的風險上升,二胎高齡產婦一定要重視B超檢查。
B超醫生更換三次探頭查出宮內宮外同時妊娠
32歲的劉女士家住新洲,一周前她腹痛不止以為是闌尾炎,在當地一家醫院看病,當時B超檢查發現她已懷孕6周,右側腹部有一團陰影,由于條件有限醫生建議她到大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當天晚上劉女士肚子疼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在家屬的陪同下來到了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看外科。外科醫生發現劉女士闌尾炎的癥狀并不明顯,立刻送她去做腹部B超檢查。
B超室孫曉楓主任醫師在了解到劉女士剛剛懷孕6周后,首先詢問了她孕前的一些基本情況,得知她這次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自然受孕的,之前沒有一點征兆。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孫主任提高了警惕,在用探頭仔細掃查之后很快發現右下腹有一個回聲非常紊亂區域,在這紊亂區內有一直徑約2厘米的包塊非??梢?,但這個包塊到底是什么還無法明確判斷。為了明確診斷,孫主任換了一把高頻探頭檢查,放大更多倍數,手法緩慢地一點一點在劉女士的右下腹包塊處掃查,她發現在這個包塊中有一個直徑約0.7厘米類似孕囊的回聲;最后,孫主任更換陰超探頭檢查,終于發現在這個類似孕囊的囊性結構中竟然有胎心搏動。“宮內宮外同時妊娠!”孫主任立即聯系了婦科。很快,婦科為劉女士進行急診手術。
手術中,婦科胡軼醫生發現劉女士的盆腔和腹腔內有大量積血,在迅速吸干積血后,在右側輸卵管處找到了一個1厘米的破口。由于情況危急,出血量較大,胡醫生切除了右側輸卵管,最后仔細探查了盆腔內在沒有其他出血后,劉女士這才轉危為安。
二胎高齡產婦增多宮內宮外同時妊娠風險上升
婦科張淳主任醫師介紹,在自然受孕的情況下發生宮內宮外同時妊娠十分罕見,發生幾率僅為萬分之一至三。以前,科室幾年才會遇到一例這樣的病人,現在明顯感到宮內宮外同時妊娠的患者在增多,一年能接診3、4例這樣的患者,且大多數都是二胎高齡產婦,來醫院時情況也都十分危急。二胎高齡產婦一定要重視B超檢查。
根據這些產婦的特點,張淳主任認為造成目前宮內宮外同時妊娠發病率上升的原因有三點。首先,許多懷二胎的女性年紀普遍偏大,此時的身體受孕條件已不如以前,很可能存在一些婦科炎癥沒有被發覺,孕前準備也過于倉促,導致宮內宮外同時妊娠的幾率增大。第二,許多高齡婦女為了懷上二胎,在孕前自行使用促排卵藥物治療不孕癥,也增大了宮內宮外同時妊娠的風險。第三,許多女性對宮外孕認知不足,缺少預防意識,特別對生殖道感染這一高發因素缺少認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面對目前宮內宮外同時妊娠風險上升的趨勢,孫曉楓主任醫師認為B超醫生在孕婦早孕期間的檢查十分關鍵,“過去,很多B超醫生只要掃查到宮內有孕囊,有胎心搏動就完了。現在,我要求我的B超醫生們在檢查前都要首先仔細詢問患者病史,再就是即使發現宮內早孕,也一定要掃查一下兩側卵巢和輸卵管有無異常,對于月經有異常的孕婦更是要仔細掃查,為孕婦的生命負責。”
最后,張淳主任醫師提醒廣大女性,雖然自然妊娠的情況下,發生宮內宮外同時妊娠的可能性很小,但出現病癥時仍需要及時就醫。在備孕期間進行過促排卵治療的女性更要注意,懷孕后一定要定期進行檢查,一旦出現腹痛、陰道出血時,也不能輕易排除宮內宮外同時受孕,需警惕低概率事件的發生,早期發現是治療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