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某高校化學系高材生王某回黃岡創業,竟帶著妻子伍某、堂弟王云一起研制新型毒品并郵寄到國外。一年半時間,王某團伙通過快遞公司共寄出甲卡西酮類毒品約630公斤,留有55張快遞單據。昨日,黃岡黃州警方通報,歷經3月,將一個特大制毒團伙摧毀,現場繳獲毒品611.3公斤、制毒原材料4.6噸。目前,嫌疑人王某、伍某、王云已被移送檢察院提起公訴。
LED燈管內 現疑似毒品
今年3月,黃州公安分局禁毒大隊和陳策樓派出所聯合對陳策樓化工園內的化工企業進行例行檢查時,發現傲鑫化工廠內用于生產的原材料呈現異常情況,涉嫌制毒行為。警方高度重視,遂展開秘密調查。
同時,黃州公安分局又接到深圳警方通報:從黃岡的中通快遞寄到深圳龍華新區和順通國際物流公司的LED燈管內有500克淺黃色的疑似毒品,寄件人是“小張”,發往地是西班牙、荷蘭、波蘭等國,寄件人是通過QQ號與深圳順通國際物流公司員工聯系后,再要求將LED燈管寄往國外。
警方成立專案組,將兩起異常情況串并起來綜合分析,經調查發現,利用QQ號發送毒品的是29歲的女子伍某,住黃州區某宿舍樓;在中通公司的寄貨人“小張”真名為王某,33歲,是伍某丈夫。他租下黃州化工園傲鑫化工廠的一個生產車間,請了王云等人制造疑似毒品。
6月8日,警方分別在黃州區某宿舍樓和黃州化工園傲鑫化工廠將王某、伍某、王云等人抓獲,現場繳獲用于制造毒品的鹽酸、硫酸、乙酸乙酯、4-氯苯丙酮、溴素等原材料4.6噸,查獲疑似毒品611.3公斤,并在王某家后陽臺發現20余個未使用的LED燈管。
經查,王某是團風人,北京某高校化學系畢業;伍某是湖南人,湖南某高校制藥工程專業畢業;王云是團風人,湖北某高校材料化學專業畢業。王某與伍某是夫妻關系,而王云是王某的堂弟。
經鑒定,查獲的疑似毒品的成分為2-甲基甲卡西酮、3-甲基甲卡西酮和4-氯甲卡西酮,均為國家管控的新精神活性物質,也即王某等人制造的就是毒品。
回鄉致富心切 走上不歸路
三名高材生制毒的信息引起了公安部重視,公安部派人赴黃岡指導案件偵辦工作,參與審訊了王某、伍某、王云等人。
王某交代,2014年4月,他從上海辭職回黃州創業,在選擇就業機會過程中得知,3-甲基甲卡西酮在歐洲市場很暢銷。王某分析認為我國當時對該產品沒有管制,不屬于毒品,且利潤空間很大,于是斗膽先后在黃石、武漢、黃州多地租用廠房,大膽生產3-甲基甲卡西酮。妻子伍某負責從網上購買制造產品的原材料和聯系物流銷售產品,而堂弟王云在工廠負責管理、生產。
警方調查獲悉,2015年10月1日后,國家明確將2-甲基甲卡西酮、3-甲基甲卡西酮、4-氯甲卡西酮等列為毒品后,王某依然在2015年11月生產了370公斤左右的4-氯甲卡西酮和20公斤左右的2-甲基甲卡西酮,在2016年3月生產了600公斤左右的4-氯甲卡西酮。
從2014年至今,王某共獲利近千萬元(其中非法獲利部分約450萬元),他將非法所得用于購買大型的生產設備,奔馳越野車等高檔物品。
昨日,楚天金報記者還采訪獲悉,王某當年上高中時,化學成績特好,在比賽中還獲了大獎,后被保送大學。王云也曾交代,堂哥王某非常聰明。
毒品如何銷往境外
警方介紹,王某的英語水平較高,在網上與國外人員聊天時全部用英文,且專業術語很多,一般人難以看懂。
2014年以來,王某及妻子伍某從網上聯系一些化工公司購買原材料12.6噸,原料購回后,將制毒窩點分別隱藏在黃石神龍高科有限公司、武漢蔡甸區消泗鄉曲口村的星邦達有限公司和黃岡傲鑫化工廠內。
毒品制成后,王某將這些毒品通過黃岡的中通物流公司發往上海、深圳的國際物流公司,再由這些國際物流公司走私到歐洲國家。2015年10月1日之后,王某通過黃岡中通快遞公司共寄出甲卡西酮類毒品約630公斤,共55張快遞單據,這些快遞分別發往上海和深圳的多個國際物流公司,再通過國際物流走私到西班牙、荷蘭等歐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