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湖北省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成績單”:全省實現生產總值22198.4億元,同比增長8.1%,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吳中志表示,前三季度,全省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長新動能持續集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初顯,但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新經濟“長勢”喜人
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3485.07億元,增長13.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3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加快0.8個百分點。
“高技術、新興產業占比較高的行業,普遍表現良好。”省統計局副局長吳中志舉例說,前三季度,我省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計算機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5.7%。與此同時,高新產品產銷兩旺。前三季度我省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44.5%,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增長61.4%,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增長都超過30%,智能手機、光纜、鋰離子電池增長均超過20%。
雖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增速勢頭好,但吳中志也坦言,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比僅達8.2%,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僅12.4%。
服務業增速加快
前三季度,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9.7%,快于GDP增速1.6個百分點,對GDP貢獻率達到51.3%。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一改去年同期態勢,營業收入連續7個月保持兩位數的較快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1-8月,全省946家規模以上新興服務業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430.5億元,增長19.7%,領先全國平均水平4.4個百分點。科技服務業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服務業完成增加值472.7億元,增長19.6%,增速同比提高15.2個百分點。
企業虧損同比下降兩成多
我省全力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
吳中志介紹,隨著減稅清費力度的不斷加大,企業運營成本逐步降低,企業的虧損在下降,盈利能力在提升。1-8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124.45億元,同比下降20.5%;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6%,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
房地產去庫存顯著
前三季度,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為2448.54萬平方米,下降7.1%,增速比上年同期增幅低11.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待售面積為1572.93萬平方米,下降13.1%,增速比上年同期增幅低17.1個百分點。
此外,前三季度我省商品房銷售仍保持較高增速。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為4829.15萬平方米,增長24.5%,同比提高10.4個百分點。全省商品房銷售額為3302.53億元,增長48.6%,同比提高31.0個百分點。
城鎮居民收入增速中部第一
前三季度,全省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72元,同比增長8.7%,高出全國平均增速0.9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6位、中部第1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3元,同比增長8.9%,高出全國平均增速0.5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13位,中部第2位。
工資性收入是我省居民增收的首要來源。政策性因素是居民增收的一大助力。如,精準扶貧力度加大、低保標準不斷提高等。
前三季度全省就業水平保持穩定,城鎮新增就業69.39萬人,增長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