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小王最近很苦惱,她撥打長江日報新聞熱線傾訴:“我沒有找人借錢,卻連續一個多月每天收到不明來歷的騷擾電話,對方自稱是上海某P2P金融公司員工,說我欠了他們錢,找我討債,還威脅我。不堪其擾。”
小王是武漢某高校大二學生,昨日她告訴記者,第一次接到此類電話是在今年8月底。“對方是個女的,語氣惡狠狠的,自稱是上海某P2P金融公司員工,開口就讓我還錢。”小王說,以為對方打錯了電話,當時沒有在意。然而接連幾天,每天都接到這家公司的電話,對方堅持讓她還錢。
“我一頭霧水。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家公司,更沒有找他們借過錢。”小王多次向對方解釋,然而對方根本不聽,也不說具體的金額,只是催促她還錢。小王不堪其擾,將對方拉入了黑名單。
對方并沒有就此罷休,而是更換其他電話號碼繼續來電。小王將近期的騷擾電話截圖發送給記者,顯示這些號碼有021開頭的上海座機,也有0571開頭的杭州座機,還有多個武漢、上海地區的手機號碼。
小王無可奈何,只好下載了騷擾電話攔截軟件。發現是陌生電話也一律不接聽。本以為可以清靜下來了,對方卻又發短信騷擾:“你爸欠錢不還,你去幫他還。你覺得你們家能躲起來不還貸款,可以試試繼續躲起來。”還有自稱討債公司的發短信威脅她:“我已經在你學校門口了,我現在拿著你全家的照片來找你。你最好通知你父親給我們回電解決欠款,否則直接拿著照片問你們學校主任、同學認不認識你!”
小王向爸媽反映此事。“他們很吃驚,明確告訴我沒找這家公司借過錢。”小王說,連續一個多月被騷擾、威脅,情緒很低落。目前她已經報了警,警方表示,若真的有人來學校找她討債,警方將介入調查。
記者撥通騷擾小王的討債公司電話,對方得知是長江日報記者,匆匆掛斷電話。
長江日報公益律師團律師、湖北維思德律師事務所律師呂群山評說:小王的電話號碼或身份證信息可能被他人利用了。“別人借了錢,卻留下了小王的電話號碼。”呂律師說,遇到這種情況,小王可向討債公司解釋,若解釋不清可選擇報警或更換手機號碼。
呂律師指出,討債方的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根據相關規定,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