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新款智能機械臂
昨日,為期四天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機博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瑞士等10余個國家和中國香港、臺灣地區,以及國內20多個省市的500家知名企業參展,展示各類先進機械加工設備600臺(套),各類工業機器人、自動化、功能部件等產品上萬件。
看新品中國機器人全副武裝
工廠焊接車間,火花四濺的自動化流水線上,“中國造”機器人屈臂擺身,穿梭忙碌;汽車公司生產線上,中國機器人搬運重物,“行走”自如……本屆機博會上,國內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走向前臺。
中國行業領軍企業安川首鋼機器人展臺前,擁有國內自主品牌的各種適用弧焊、點焊、搬運、切割等領域的新品工業機器人,吸引了行業內外的眾多觀眾。“依賴國外設備的局面正在被打破。”現場工作人員指著一款正在模擬生產線上來回屈臂作業的機器說:“這款剛推出的新品,從手臂到關節,可生成一條完整的自動化生產線,最大化減少人工作業。”
工業機器人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人。作為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可以接受人類指揮,也可以按照預先編排的程序運行。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已達到32996臺(含外資品牌),同比增長21.7%。其中,自主品牌機器人產銷量22257臺,同比增長31.3%。
據悉,本屆機博會上,近三分之一的參展設備商都擁有自己的機器人產品,巨浪機器人、華中數控、一諾基業科技、正通傳動、日新精誠等企業展臺前,都展示了機器人手臂等自動化產品。
拼人氣電動自行車前排攬客
可騎、可電動、可半助力。昨日,桂林廣陸數字測控展臺上,一款可上坡助力的電動自行車,在滿場的大型設備、工業零部件中搶盡風頭。“電動自行車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彌補上坡、疲勞時想‘偷懶’的要求。”從光谷趕來看展的程序員程峰稱,之前買了一輛電動自行車,一次充電只能走20多公里,不方便。他指著展臺前的新品說:“據介紹可以純電動續航43公里,款式也很潮。”
記者發現,這是一家上市公司,主打產品系電子數字智能化測控設備,自行車制造只是其補充業務之一。工作人員也笑稱,電動自行車“站前排”是一種營銷策略,可為企業在這樣的專業展會上多吸引些人氣。
最權威400位企業大佬論前沿
據悉,武漢機博會是中國三大機電產品博覽會之一,2015年接待20多個行業專業觀眾3萬多人,其中省內占43.7%、華中地區占26.5%、華東地區占11.6%、華南地區占10.3%。
本屆機博會不僅吸引了瀧澤、崴立等50余家臺灣機床企業參展,擁有3500余家會員單位的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也組團出展。該公會本業及上下游產值及出口值,分別占到臺灣總產值及總出口值的一半。
此外,我省制造業精英團隊——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武漢·中國光谷精密制造行業協會、湖北省模具工業協會、省職工技術焊接協會、襄陽市裝備制造行業聯合會等協會,均組團參展。
為了讓展會更專業、更前沿、更權威,本屆展會同期安排10余場國際高端論壇、技術交流會議、技術活動等,涵蓋智能制造、產業對接、精密加工、焊接技術、材料等內容。昨日舉辦的2016中國智能制造國際論壇,以“未來十年中國智能制造路線圖”為主題,吸引了400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CEO和CIO負責人參會,微軟、華為、戴爾、三菱電機、京東等代表上會發言,現場觀眾逾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