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督履職強作為促發展——2016湖北媒體問政”第二場,湖北省交通廳、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工商局等政府職能部門接受問政。現場短片顯示,省內多地客運出租車管理混亂。
在十堰市竹山縣的縣城,有許多帶出租車吸頂燈的車輛,而這些出租車竟然都是不具備營運資格的黑車,這類載客營運車輛都沒有車輛運營證,駕駛室內頁沒有裝計價器,有的還貼著“實習車”的標志。在鄰近竹山的竹溪縣從事出租車運營的全都是沒有任何標志的私家車,據司機介紹,這樣的黑車有近千輛。
我省其他一些地方,雖然有正規的出租車,但正規出租車的營運也不規范。在孝感北站附近,暗訪人員發現,這里的士載客不打表,這樣的出租車既不打表還可以拼車。
就在黑車泛濫和正規的士管理無序的同時,我省有些地方的運管部門卻正在對新興的網約車進行重罰。
7月28日,宜昌的滴滴快車司機龔師傅把乘客送到車輛檢驗站附近時,運管執法人員接到車上乘客信號后扣留了龔師傅的車輛,并給他開出來一張兩萬元的罰款通知書,還有幾十位司機與龔師傅一樣,以同樣的方式,同等的金額,被運管部門處罰。兩萬元的罰款額度到底合不合規呢?運管執法人員為什么都會向司機強調罰款可以找滴滴公司報銷呢?
對于為什么罰款額度是2萬,宜昌市運管局三峽壩區分局工作人員稱,這是市委市政府開會定的。
對于此事,宜昌市副市長唐超明確表示,市委市政府并沒有開過關于網約車處罰額度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運管部門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執法過程不規范,二是執法行為不文明,三是取證方式不正確。宜昌市將按交通部有關規定,對照法律法規的要求,認真調查,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國家剛出臺了對于網約車的運行管理辦法,宜昌市也正在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細則出臺以后,這些問題能徹底得到解決。
而宜昌市交通局局長馬宏彥同志看了短片以后表示非常震驚,“確實是我們執法人員作風、思想品德有問題,屬于‘釣魚’執法。”
省交通廳廳長何光中表示,要加大力度深入網約車與出租車改革,加大力度打擊黑車,并引導群眾主動抵制黑車。運管部門改革要進一步深化,人員編制到位,想要徹底解決出租車管理混亂還有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