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小長假的秋風,帶來了節日的舒爽,也吹來了秋天的干燥。前天到昨晨,武漢一些地方斷斷續續飄了點陣雨,可這雨水沒能真正滋潤武漢。近一個月來,武漢度過了15年來最“渴”的一個月,未來三五天,我市也難遇能“解渴”的降水,請大家要注意防燥。
8月下旬到9月上旬
武漢降水量15年來最少
如果只看數據,8月份武漢的降水量不算少,有163.8毫米左右,比常年同期偏多約46.4毫米。不過這其中近九成下在了8月上旬。進入8月中旬后,我市遭遇晴熱高溫,而高溫熱浪結束后,武漢仍然長時間與雨水無緣,偶爾飄落的些許小雨無法滋潤武漢。
8月中旬-9月上旬,武漢一共只下了20毫米的雨,“1951年以來,武漢只有5年的同期雨量比今年少。”氣象科普專家肖遠說,距今最近的一次要追溯到2001年,當年8月11日-9月10日,武漢降水量僅約1毫米,也是同期雨量最少的一年。
其實,眼下武漢還不是湖北最干渴的。8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12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近二成,除鄂西南南部、江漢平原西南部和東北部、鄂東北西南部外,其他大部地區降水偏少二到七成。進入9月后,我省多地降水仍偏少,西北部的十堰、襄陽、神農架等地,眼下已經出現中到重度的干旱。
冷空氣弱、水汽不充分
武漢難赴雨水之約
今年盛夏時節,臺風勢力不強,北上并深入內陸的臺風較常年偏少,位置偏南,導致“造熱高手”副熱帶高壓,長時間掌控包括武漢在內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且表現強勢,8月中旬被熱浪包圍的武漢與雨水無緣。
武漢出伏告別盛夏后,冷空氣不活躍,南下抵達武漢的冷空氣少,勢力不強,加上水汽條件也不佳,難以形成有效的降水,這也造成近一個月來我市持續少雨。
此外,超強厄爾尼諾事件結束后,拉尼娜現象已現端倪,而拉尼娜在我國的表現有降水北多南少的特點。
少雨天氣也使得我市近期比較燥熱。9月上旬,武漢旬平均氣溫26.5℃左右,比常年同期偏高0.8℃左右。9月中旬以來,我市平均氣溫徘徊在25℃-27℃。
中秋小長假,受今年以來最強臺風“莫蘭蒂”外圍氣流影響,我市北風增強,氣溫或有所下降,不過仍難達到入秋標準。氣象學上,連續5天的滑動日平均氣溫穩定降至22℃以下,才意味著秋天來了,武漢常年平均要等到9月下旬才入秋。
未來三五天多云為主
近期難有増雨條件
根據氣象部門預計,未來三五天,我市仍是多云或晴天,暫時難有一場酣暢淋漓的降水,這也意味著武漢可能還會繼續“渴”下去。
能否人工増雨來給武漢“解渴”?氣象科普專家表示,人工增雨并非人工降雨,不可能憑空就讓天下雨,必須等待合適的天氣條件。比如,要有很厚的云,且是能下雨的積雨云,云還要有較廣的范圍。也就是原本就有下雨條件,通過人工增雨催化,讓雨下大、下多點。目前看來,近期武漢多是多云天氣,可能暫時難有合適的増雨條件。
氣象科普專家還分析,人工增雨要綜合考慮的因素很多,除了要看天氣條件是否符合,還要考慮其他方面,比如是否因高溫出現大面積干旱急需雨水等情況。
在無雨燥熱的日子里,請大家注意補水防燥,可以適當多喝些白開水、蜂蜜水,還可以多吃些滋陰潤燥的蔬菜水果,如銀耳、蓮藕、百合、梨等。
昨天是中秋小長假的第二天。江城秋高氣爽,隨處可見藍天白云飄,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武漢空氣質量大大提高。漢口張公堤健身車道上空的藍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