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武漢市洪山區團結大道的麗華苑小區,是于2006年12月底作為武漢市首個通過電視直播公開搖號的經濟適用房項目,小區總計20棟、2000多套房屋。
作為一名在此生活近10年的老業主,居民徐女士日前卻因房屋備案信息不一致,鬧出“二套房”的烏龍。5日,楚天金報對此進行了調查。
【稀奇】
女士名下多出一套“房”
樓棟、樓層、房號均一致
2007年,武漢市民徐女士以每平米2000余元的價格,在團結大道麗華苑小區購得一套面積約86平米的經濟適用房,入住至今已近10年。今年4月,她將這套房出售給他人,打算另購其他住房時,卻意外在房屋登記信息網上發現自己名下竟然還有一套房,而且這套房所在樓棟、樓層和房號,與她已售出的房屋信息均一致。“網上信息有兩條,一條是我在麗華苑的房屋已注銷的信息,另一條信息是未注銷的鶴景苑小區的房屋備案信息。鶴景苑和麗華苑本就是同一小區,但網上備案卻將它當成了兩個小區。鶴景苑的信息不消除,今后買房會被算作二套房,我就享受不到優惠政策。”徐女士說。
5日,記者在徐女士提供的武漢市房屋產權登記信息查詢單上看到,她位于麗華苑花園13棟2單元15層5號的房屋面積為85.92平米,已注銷;此外,她位于鶴景苑一期13棟B單元15層5號的房屋面積85.79平米,未注銷。兩條信息中,除房屋面積和單元名稱有差別外,其他信息均一致。
真實情況是否如徐女士所說,鶴景苑和麗華苑為同一小區呢?鶴園物業麗華苑管理處工作人員證實,二者確是同一小區,小區前期開發時叫鶴景苑,而后才更名為現在的麗華苑,且開發商向房管部門提交的材料也標注為麗華苑。小區既已更名,為何業主的房產登記信息仍顯示不同的小區名稱?物業人員稱,具體情況需找小區開發商了解。
【調查】
備案信息不一致非個例
開發商曾作情況說明
記者現場采訪了解到,麗華苑1至5號樓業主手中的房產證,與購房合同中的小區名稱均為麗華苑;而在6至15號樓,業主房產證上的小區名稱為麗華苑,購房合同中的小區名稱卻為鶴景苑一期。業主們表示,房產證信息與購房合同信息不一致導致網上備案信息有偏差,不少業主也擔心徐女士遇到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記者從洪山區房管局了解到,麗華苑小區原屬武昌區,后經區劃調整轉至洪山區。該小區由武漢市中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大公司)和武漢中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公司)聯合開發,早在2008年9月,中大公司曾就小區名稱問題向武昌區房管局作出情況說明。
說明稱,在武昌房管局進行合同備案時,由中山公司開發的1號至5號樓項目名稱為麗華苑,中大公司開發的6號至15號樓項目名稱為鶴景苑一期。而后中山公司將1號至5號樓轉讓給了中大公司,中大公司按照“麗華苑”項目名稱統一辦理房產證。
說明也對6至15號樓業主房產證與購房合同信息不一致作出了相應解答。
【解決】
房管部門出具證明解難題
但房產備案信息無法注銷
洪山區房管局工作人員現場查詢了徐女士名下房屋備案信息后,解釋說,麗華苑的房屋信息屬房產登記信息,該信息已注銷;而另一條關于鶴景苑的信息屬于房屋備案信息,是無法注銷的。因上述兩條信息未能關聯起來,在外地購房可能讓人產生異議,但這不影響徐女士在武漢正常購房和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在武漢買房不受影響,在外地購房是否會遇到阻礙?當徐女士表達欲在外地購房需求后,洪山區房管局與武漢市房管局聯系溝通,現場向其提供了相關證明材料,并表示只需到武漢市房管局做異議復查并提交材料,即可更改查詢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