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國企改革重頭戲,實現從管資產到管資本,國資監管體制實質性改革正在加速“破局”。省級國有資本運營平臺宏泰集團搭建以來,籌融資能力明顯增強,并朝金融控股集團邁進。
以往國資委對國企而言既是出資人,也是監管層,政企不分的局面帶來諸多困擾。去年出臺的《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成立國有資本投資管理、投資運營公司,解決出資人和監管人混淆不清的問題。宏泰集團的搭建,正是我省國資改革的突破口。該集團成立于2006年3月,去年起轉型升級為新宏泰集團。
省委、省政府對宏泰集團的定位明確為“兩主體一通道”,即推進國有股權(資本)集中持有主體、省級國有資本運營主體、省級國有資本有序進退通道。截至目前,宏泰集團已完成湖北能源、大冶有色公司、省鹽業集團、儲備糧油公司、省農業產業化擔保公司等企業的股權劃轉和工商登記變更工作,共增加資產總額140.72億元。
國資運營平臺搭建完善后,國有資本運營大戲隨即開鑼。按照金融“全牌照”的目標整體謀劃,宏泰集團正快速布局金融或類金融產業。集團投資30多億元,通過受讓三峽集團所持股權完成對湖北銀行的投資,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同時,完成對海洋核能1.6億元、北斗芯片5200萬元、碳交易大廈3000萬元等項目的直接投資;通過北斗基金、優勢基金完成了對易瓦特無人機、依訊電子、方元環境、格林森、荊門航特等項目的直接投資。
集團還出資50億元、爭取社會募集資金250億元設立宏泰投資基金即宏泰母基金,為金融控股集團構建和產業投資牽引提供配套支撐。通過母基金主導逐步設立多層次、多品種的子基金,當前已重點啟動創設百億新興產業基金、百億金融產業基金及50億的并購產業基金。
宏泰集團董事長瞿定遠介紹,通過3至5年的努力,把集團公司打造成全省最具影響力的金融控股集團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主體。(記者 廖志慧 通訊員 李斯 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