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號線越江隧道橫斷面全尺寸模型,顯示左、右線設計在同一隧道內
10日,一臺直徑12.5米、重達244.5噸的“巨無霸”盾構機在地下繼續向長江掘進。它的始發地是武漢地鐵8號線的徐家棚站,今年5月28日開始盾構,預計明年4月底貫通至黃浦路站。截至10日,8號線越江隧道已完成最難的彎道路段,開始直線段的掘進。
途經二橋下、和平大道邊的匝道,市民可以看到一座挺立的大圓圈,內部有一個水泥筑成的T形,它是武漢地鐵8號線越江隧道1:1的真實模型,T形將一個隧道分成了兩個隧洞,令左、右線設計在同一隧道內。這有別于此前武漢已開通的過江地鐵左右線各建一條隧道的做法,也令其成為目前國內直徑最大的單管雙線地鐵盾構隧道。
據了解,這種施工方式無需天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線路所經的漢口片區老建筑,減少一條隧道的挖掘也能降低風險。
“這對盾構機提出了極高要求。”施工方中鐵十四局越江隧道項目總工程師王德福介紹,取名為“楚天號”的大塊頭“穿山甲”由德國企業定制生產,在廣州組裝,耗資近2.5億元,而普通盾構機價格在3000萬-4000萬元。
王德福告訴長江日報記者,越江隧道在長江二橋上游約450米處下穿長江,全長3186米,隧道穿越江面寬度約1500米。目前,盾構機已在徐家棚站掘進474米,還剩270米抵達長江南岸岸邊,之后將下穿長江向漢口方向掘進。
特別的是,這一越江區間呈一弧線,弧度最大處盾構機需以700米的轉彎半徑行進,距離它的極限拐彎半徑只差50米。“就像飛馳的火車,如果拐得太狠,車體可能就斷裂了”。
王德福說,除了弧形路線,這一區間也穿越了700多戶徐家棚老舊居民居住區。這些密集的房屋多為上世紀老舊建筑,盾構機連續在房區下方穿越長度達745米,也頗具難度。
10日,走在正在掘進的隧道內,長江日報記者看到,30余名工人在近三層樓高的地下隧道緊張作業。在隧道表面貼好的管片上,將首次多加一層混凝土漿,起到防爆、防火、防撞、防滲透之效。
“另一大創新是盾構機換刀具的方式,更安全高效。”王德福介紹,這臺盾構機在前方啃土噬泥的刀具共有27把,一周前剛剛完成第三次更換。過去工人需穿上類似宇航服的特殊工作服進入高壓環境更換刀具,現在使用密封閘閥,在世界盾構施工中首先實現常壓下滾刀、齒刀互換技術。
據悉,武漢8號線一期工程由三金潭至梨園,全長16.7km,設站12座,計劃2017年建成通車。(記者 耿尕卓瑪 通訊員 劉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