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湖北省境內長湖和漢北河仍在保證水位以上。記者了解到,今年梅雨季節期間,湖北省有7條主要中小河流和長湖、梁子湖2大湖泊,均出現了刷新歷史記錄的超高水位。
水文監測數據顯示,截至7月26日8時,今年6月18日入梅至今,全省有8條主要中小河流,都一度在各自保證水位以上運行。
其中,漢北河、大富水、澴水、府河、府澴河、舉水則出現了刷新歷史記錄的高水位。倒水也出現了與1995年6月持平的歷史最高水位記錄,為30.73米。
今年漢北河天門站水位一度高達31.35米,超過2008年8月31日的最高水位0.83米。府澴河隔蒲潭水位曾達到33.57米,比此前1986年的最高水位記錄,超出0.81米。
5大湖泊中,今年除汈汊湖外,梁子湖、斧頭湖、長湖和洪湖均曾超過保證水位。其中,梁子湖和長湖均刷新了各自的歷史水位記錄,分別達21.49米和33.45米。
截至7月26日,漢北河、長湖都已累計16天維持在保證水位以上。截至26日8時,漢北河水位為30.48米,仍超保證水位0.48米。長湖水位33.24米,超保證水位0.24米。當前漢北河、長湖均在加速退水,水文部門預計兩天內可以降到保證水位以下。
警戒水位:河流、湖泊隨著水位逐步升高,重要堤防可能發生險情,需要加強防守的水位。當水位達到警戒水位時,河段或區域開始進入防汛戒備狀態,有關部門應進一步落實防守崗位、搶險備料和加強巡堤查險等工作。
保證水位:汛期堤防工程及其他附屬建筑物能夠保證安全擋水的上限洪水位,又稱防汛保證水位,對堆積性河道稱設計防洪水位。多采用河段控制站或重要穿堤建筑物的歷年汛期最高洪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