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武漢誕生全國第一個科技企業孵化器,如今武漢又將再一次走在全國科技創新的前列。
昨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作為武漢市打造經濟、城市、民生三個升級版的重要支撐載體之一,武漢正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在符合條件的區,建成10個以上“創谷”,原則上每個“創谷”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50億元,將武漢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
武漢市“創谷”建設由各區提出本區域內擬創建的市級“創谷”方案報市政府批準。武漢市政府組織各相關部門,分批次對市級“創谷”創建方案進行審核,報經審定后擇優選出創建對象予以公布。市級“創谷”完成各項建設目標任務,由武漢市政府組織評估驗收,合格的命名為“武漢創谷”。有條件的可推薦申報國家級創新平臺和雙創基地。
為保障“創谷”建設,武漢市將建立政策扶持機制,由市、區分別明確“創谷計劃”政策清單、兌現流程、責任單位、落實時限。制定負面清單,鼓勵自由創新,制定實施細則。
“創谷”聚焦三大產業
據了解,武漢市計劃將“創谷”建設成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承載區、自由創新的示范區、“城市合伙人”的集聚區,培育大批引領城市產業創新升級的“探路者”、“引領者”、“夢想家”,讓城市迸發創新創業活力,讓武漢成為創新樂園、創業家園;培育更多富有活力的中小微企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技術、新模式,培育新業態、催生新產業。
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曾在相關會議上指出,“創谷”計劃的實施對全市產業轉型升級、城市有機更新等均將產生巨大推動作用。“十三五”時期武漢必須培育成長一大批創新型企業作支撐,集聚大量引領城市產業創新升級的探路者、引領者,而集聚高端人才,要靠高新技術龍頭企業,還要靠“創谷”。
按照武漢市委市政府部署,“創谷”將圍繞構建“現有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有機更新的“迭代產業體系”,重點聚焦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產業。每個“創谷”可結合自身產業布局、資源稟賦和文化特色,選擇1—2個細分產業領域。
在運作方式上,未來“創谷”將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的原則,強化市區聯動、以區為主,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參與,推進“創谷”的建設和運營。政府重點做好總體規劃布局、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和政策供給、生態環境保護等服務保障工作。鼓勵和引導行業領軍企業、有創新孵化業績的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設和運營“創谷”。
選址注重環境優美
環湖、環山、環水、綠帶周邊……據了解,武漢市“創谷”原則上將以新建為主,優先選址建設在環境優美的區域,也可在高校院所毗鄰區域、歷史文化風貌街區,通過城市“三舊”改造、大幅改善城市環境面貌、提升城市功能來建設“創谷”。
對于每個“創谷”規劃區域面積也有嚴格的規定。據悉,每個“創谷”規劃區域面積將不低于2平方公里,建設區域面積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建筑面積不低于50萬平方米。
按照建設標準,未來的“創谷”,將堅持高強度投入和高效益產出,高標準建設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突出品質高端、產城融合、宜創宜居,鼓勵多樣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原則上每個“創谷”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50億元,1年形成雛形、3年建成。
打造5大服務平臺
據悉,“創谷”將打造包括孵化服務平臺、企業服務平臺、金融服務平臺、智慧服務平臺等五大服務平臺。
孵化服務平臺:每個“創谷”按照市級及以上標準,建有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業特區、孵化器、加速器等鏈條化的眾創孵化載體。包括創辦創新工場、創業咖啡、創客空間等類別的眾創空間,提供創新創業工位不少于300個;創辦孵化場地面積不少于3000平方米的大學生創業特區等。
企業服務平臺:為入駐企業和團隊提供專業的工商、財務、稅務、法務、知識產權、智慧物管等“保姆式”服務;提供模型加工、檢驗檢測、產品推廣等研發、制造、銷售相關服務;建立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導師團,每年舉辦若干次高水平的創新創業活動,為資本與知本、投資人與創業者搭建對接平臺。
金融服務平臺:配套設立總規模不低于1億元的天使基金,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金融機構不少于5家,提供涵蓋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短中長期貸款及投貸聯動等全方位的融資服務。
人才服務平臺:打造“1公里生活圈”,配備餐廳、超市和必要的室內外活動設施,建設創新公寓,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便捷宜居的生活服務和就近化、多樣化、快捷化的交通保障;提供戶籍落戶、人事關系代管、黨團組織關系管理、人才優惠政策申請等服務。
智慧服務平臺:建立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智慧服務平臺,為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線上線下(O2O)的智慧服務。建設網絡基礎設施,實現網絡設施“萬兆光纖進創谷、千兆光纖進樓宇、百兆寬帶到終端”,實現無線上網(WiFi)全覆蓋。
試點“創谷”可獲億元啟動資金
武漢市對“創谷”也準備了系列扶持政策。
在“創谷”的項目用地上,可按照不低于項目所在地土地基準地價的70%確定土地出讓起價。優先盤活存量用地,在過渡期內可保持原有的土地性質和權利類型不變。允許采取“分期出讓”或者“先租后讓”方式供地。允許將產業類型、生產技術、產業標準等要求作為優先供地的前置條件。
對于確定為“創谷”試點項目,由武漢市財政預撥1億元啟動資金,驗收合格后,辦理市財政專項補助資金手續。“創谷”在驗收合格后,其規劃空間范圍內的新增財政收入上交市財政部分,前3年全額返還、后2年減半返還。
“創谷”引進的產業領軍人才、知名創業投資人及優秀青年創新創業人才等各類人才和團隊,可優先評定“城市合伙人”,并享受相關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