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武漢大學門前,一輛519路公交車即將始發。記者苗劍 攝
昨晚11點20分,最后一班519路公交返回終點站漢口火車站,這趟開了24年的“最浪漫公交”退出歷史舞臺。晨報26日獨家報道《別了!浪漫櫻花專線519路》,晨報官方微信公眾號獨家推送文章閱讀量,不到兩天已6萬多,留言千余條,紛紛表達對青春的懷念和城市變遷的感慨。周玄毅是武大哲學院副教授,同時也是擁有25萬粉絲的微博大V,他也發長微博《紀念519君》感懷。而據公交二公司統計,這兩天的乘客陡增,其中多是為情懷而來的老乘客,感懷519留給自己的美好記憶。
那段美好的時光
叫做青春
本報訊 “今晚,懷舊!一個人悄悄來到取水樓車站,這個十幾年前我每天必到的地方,再坐一次519,我用自己的方式與它告別。再見,519!”昨晚,武漢著名主持人柳鶯在朋友圈發長微信紀念519,她說她在站臺發完這條朋友圈,眼睛濕濕的。
柳鶯在這條朋友圈中訴說:不是所有的秘境都隱藏在崇山峻嶺的處女地,轟鳴的馬達聲,黃綠的座椅,用武漢話聊著是非的大媽,烹炒出活色生香的公交料理。他和她,你和同窗,甲乙和丙丁,種種與之有關的故事深刻進這車身中,頑強的記憶召喚人們,穿梭在519路上。曾經,我也是它的一員,每天乘坐它上下班。我幾乎認識了所有的司機師傅和售票員(那時還沒有投幣),只要一上車,一定是一路歡聲笑語,并且兼任售票員。我參與過他們的聯歡會,出席過他們小年輕的婚禮,參謀過隊里的事情,還“搶救”過生急病的師傅……日子過得真快,十幾年前,我購買了私車,從此告別了519。
柳鶯說,突然知道519要停運了,而且當聽說師傅們在這樣的時刻不約而同都提到了當年的她,她很感動,她說“那段美好的時光叫做青春。一個人經歷過的事情不會隨時間的消逝輕易被忘卻,而大多能夠悄然積淀,凝成一本叫做‘歲月’的書,在書中留下一紙揮之不去的墨香。每當我翻看這本書時,不僅會為記憶中那些所謂的大事而觸動,而且更驚喜于能從原本殘缺的歲月片段中感受到一番新的滋味。時光靜好,與君語;細水流年,與君同;繁華落盡,與君老!再見,519!我青春的記憶。”
“我想最后再坐一次”
武大情侶坐過去再坐回來
昨日9點,武漢大學門前。小林和女友小竹一道登上了一輛前往漢口的519路。和原來一樣,他倆直奔最后一排右邊靠窗的座位,這是他們的“愛情角”。兩分鐘后,車廂坐滿后穩穩啟動,小竹掏出耳機,一人戴上一個,兩人默默地聽著歌,望著窗外,寶通寺、傅家坡、黃鶴樓、長江大橋、龜山、武廣……熟悉的風景再次映入眼簾,而這些風景幾乎是他們對武漢的全部印象。
這對小情侶都是武大的學生,專門來坐最后一次519路公交,一直到終點漢口火車站,然后再原地返回。近3個小時的旅程,只為告別。小林說,自己正讀大三,女友小竹讀大二。他們都是浙江人,每逢放假都會坐519去漢口火車站乘火車回家,平時周末也會一起坐519去沿線商圈逛街,看電影。519是他們愛情的見證,如今告別,依依難舍。
無獨有偶,昨日下午在馬場角車站上來一家三口,他們也是專程最后一次坐519路去武大看早櫻。“說是看早櫻,就是想再坐坐這趟熟悉的公交車回母校轉轉,519滿滿都是我青春的回憶。”如今已為人母的魯女士家住漢口,她說,她是武大96屆的學生,519陪同她度過了4年的時光。“還深深記得2000年的夏天,我坐519路將室友一一送往漢口火車站后,獨自回到寢室哭成了淚人。我還把519停運的消息發在大學群里,很多同學唏噓感嘆。”
“我想站好最后一班崗”
50名司機爭開519末班車
下午3時,“元老級”司機鄧駿將車穩穩駛進站,跑完當天的3個往返后,他完成了自己在該線路24年的使命。隨后馬不停蹄直奔家里,帶著老婆和兒子前來和陪伴多年的老伙計合影留念。“24年,我見證了519從原來最早的26座無空調車,到2002年武漢第一批35座子彈頭空調車,再到現在的12米長32座的‘綠青蛙’,也見證了沿線修橋造路,高樓林立的城市發展變遷,但見證519路從興旺到衰落,也很難過。”一口氣說完積壓了好幾天的心里話,鄧駿眼里泛著淚花,“這張照片一定要放大掛在家里作永久紀念。”
43歲的張秀玲是該線路50名司機中唯一一名女司機。她主動請纓,成為最后一趟519末班車的司機,昨晚9點從漢口站出發,10點10分再從武大返回漢口站,時間是11點20分。從下午接班后,她把車里車外擦了又擦,“開了8年的519,真舍不得!519沿線往返的十幾公里路,哪里有個小坑我一清二楚!”在這個櫻花還未盛開的夜晚,張秀玲已經鉚足了勁站好最后一班崗。
今日起,和519路共同戰斗的全體50名司機及工作人員將被分流到二公司其他6條線路中去,開始新的征途。
晨報官微千余條留言
519路承載我的青春記憶
昨日,晨報君率先發布519路將于28日停運的報道后,后臺留言爆棚,千余條留言說著兩個字:青春!
@胖胖韋:懷念那時的歲月,無論是放假回家,開學返校,還是接送那時的女友、現在的孩他媽,都要坐519路……
@甲骨文:離開武漢3年,第一次寫留言,只因519,陪我度過無數個寒暑假的日夜和春秋。
@Little R_WHU:大學四年,519是兩個家的方向,從珞珈山到火車站。最后一次坐519,室友送我去火車站,在車上哭得一塌糊涂。懷念519,懷念武大。
@陳朋:記得1992年結束一個月的軍訓,剛回到武大時,驚奇地發現在武大正門牌坊處開通了一趟519路,終點是漢口火車站,正好路過當時在北湖的家。從此每周六坐519回家、周日返校的節奏伴隨了我整整四年的大學青蔥歲月。畢業后來京工作,每年回漢時都會回學校看看,但是已經很少再乘坐519這趟被譽為武漢“最浪漫公交”了。在心底留下的是滿滿的情懷和記憶!
@周術:記得16年前那個畢業的夏天,坐519去漢口火車站,一路紅燈,沒有趕上火車,也就是因為沒有趕上火車,改變了我的命運,在這個城市扎根,有了老婆、孩子、自己的家,謝謝你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