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我市常住人口1060.77萬人;同期戶籍人口829.27萬人。昨日,這項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意味著,2015年武漢凈流入人口突破230萬人,相當于一座大城市的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差額越大
城市吸引力也越大
查閱2009年至2014年間的統計年鑒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記者發現期內武漢凈流入人口快速增長,絕對值從2009年的74.45萬人、2010年的141.27萬人增至2014年的206.49萬人、2015年的超過230萬人。2015年凈流入人口約為2010年的1.64倍。
據悉,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數目差額越大,城市吸引力也越大,這項數據被稱為凈流入人口。根據最新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
相關專業人士介紹,2015年常住人口與2014年相比,有26.97萬的人口增量,比較多,但也符合長期走勢。武漢人口流入加速,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已有發現,當時全市人口中本省其他地區流入73.39萬人,外省流入24.93萬人。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仍然保持這一特點,武漢作為人口流入地區,流入人口中省內其他地區占多數比重,省外流入人口則主要來自河南和湖南。
截至2014年,全國常住人口過千萬的其他城市分別為重慶、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深圳,排名第六的深圳時年常住人口1077.89萬人。一項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城市人口流入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環渤海和珠三角,這與地區生產總值排名基本吻合。
沿海產業向內陸轉移
回流本地就業打工者越來越多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認為,經濟發展的突出特征就是人力資本形成的問題。
無獨有偶,今年富士康武漢工業園在招聘時發現,新招入員工六成左右是沿海返鄉的熟練人才。智通人才武漢地區負責人表示,隨著沿海產業向內陸轉移和本地經濟發展,東部回流到本地就業的打工者將越來越多。
房地產方面數據顯示,從去年起,“新武漢人”成為全市購房主力軍,占比六成左右。今年1月份,武漢新建商品房住宅成交2.09萬套,創下本地樓市同期成交最高紀錄。
“十二五”期內武漢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約為16萬人。今年,武漢在控制中心城區人口數量基礎上,或放開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新城區及功能區限制,預估人口流入將保持較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