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被稱為“學術神刊”的全球最高影響因子期刊《CA》,發表了一篇關于中國癌癥的統計報告,其樣本數據覆蓋廣、跨越時間長。結果顯示,與中國其他地區相比,中部地區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均為最低。
這篇文章名為《2015年中國癌癥統計數據》,由中國國家癌癥中心副主任赫捷院士、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陳萬青教授等,在影響因子144.8的《臨床醫師癌癥雜志》(《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上發表。其內容主要是對中國發病、死亡情況以及趨勢分析,并估算了2015年中國新發腫瘤病例和死亡病例。
結果顯示,2015年中國預計有429.2萬例新發腫瘤病例和281.4萬例死亡病例。其中,西南地區癌癥年齡標化發病率(去除年齡影響因素之后的發病率)最高,達226.7/10萬人年。其次是華北和西北地區。中部地區發病率最低,為185.5/10萬人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1/10萬人年。發病率第二低的是東北地區,為189.2/10萬人年。
該研究所指的中部地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其中,武漢是中部被調研地區中唯一一個大城市,其樣本數據時間跨度也最長,從2000年到2011年。其他中部調研地區包括湖北云夢、河南林州、湖南衡東等。
在中部地區,男性癌癥發病率較女性高,前者為208.3,后者為164.7。發病人數上,排前十位的依次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腸癌、乳腺癌、腦癌、宮頸癌、甲狀腺癌、胰腺癌,與全國發病情況類似。
死亡率方面,全國平均水平為126.9/10萬人年,中部地區最低。在5年生存率方面,2015年預計中國36.9%的癌癥病人生存至少5年以上,女性生存率高于男性。中部地區5年生存率最高(41.0%),西南地區最低(24.9%)。
據了解,該研究樣本來源于中國腫瘤登記中心數據庫中72個地區的最新數據,反映我國總人口數的6.5%,樣本跨度達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