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水量大漲,上游的魚都被沖到青菱河來了,運氣好一天可以捕一大簍子。”在湯遜湖泵站前的青菱河橋上,不少市民正忙著撒網捕魚。此時,在湯遜湖泵站110米長的泵房里,15臺電動機正帶動下方的水泵滿負荷運轉。自7月1日暴雨后至今,泵站已抽排了近半個東湖的水量。
“截至7月5日早上8點,泵站前池的水位標示線達到21.43米,比4日的21.35米上漲了8厘米,湯遜湖的水位則漲到22.20米。”湯遜湖泵站管理處主任鄭偉介紹,當湯遜湖等水位達到19.50米,就要起排抽水,并要保持在20.50米的控制水位。
早在4月6日,泵站就啟動了兩臺機組,提前預排。6月1日強降雨后,泵站機組增加到8臺,湯遜湖的水位降到了19.90米。19日大雨過后,泵站機組增加到11臺,連續運轉11天,此時湯遜湖的水位達到20.65米。
7月1日凌晨的一場暴雨,使得湖泊水量超出了湖泊的調控范圍,水位迅速上漲。泵站的15臺機組全開,24小時滿負荷運行。截至5日早上8點,湯遜湖水位已漲至22.20米。鄭偉介紹,7月1日至今,5天時間,湯遜湖泵站排了將近5508萬立方米的水,相當于半個東湖的水量。
記者在現場看到,上游湯遜湖、南湖等湖泊的水正通過青菱河流入泵站,河水被抽入直徑1.6米粗的管道,再排入堤外的長江。據了解,由于湯遜湖泵站管轄的水域面積達420平方公里,覆蓋武昌、江夏、洪山、東湖高新4個區域,湯遜湖泵站也就成了內、外湯遜湖、南湖、青菱湖、野芷湖,黃家湖等11個湖泊唯一排水口。
鄭偉告訴記者,泵機抽水總流量達150立方米每秒,24小時不間斷工作可排1200萬立方米的水,完全能滿足日常需要。但連續大雨使得泵機出現了“排不贏”的現象,上次這種現象出現還是1998年。為解決武昌的排水問題,江南泵站已在規劃之中,可以減輕湯遜湖泵站的壓力。
面對接下來的暴雨黃色預警,鄭偉表示,由于湯遜湖泵站已經處于滿負荷運轉,無法再增加泵機了,面對預警,現在能做的就是24小時不間斷的全力搶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