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網訊(記者 陳思炎)一棵小草激活百億產業鏈。5月27日,第二屆李時珍蘄艾健康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武漢召開,蘄春縣縣長詹才紅在會上宣布:這一“中藥文化”盛會,定于6月5日在蘄春縣隆重舉行。
本屆李時珍蘄艾健康文化節由蘄春縣蘄艾產業協會主辦、李時珍醫藥集團協辦,本著節儉、務實、高效的原則,實行市場主導、企業主體、政府支持、部門服務的辦會模式。共安排設置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艾產業化國際聯盟成立籌備大會、“中國艾都·精品薈萃”全國艾制品展銷及新產品發布、“醫圣故里·艾草飄香”中國艾王擂臺賽、“千名網商·齊聚艾都”、“互聯網+蘄艾”論壇等12個活動。
據了解,蘄春民間有諺語“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蘄艾與蘄竹、蘄龜、蘄蛇并稱“蘄春四寶”,是道地中藥材,莖、葉均可入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艾葉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蘄艾含17種已知化合物,并且揮發油含量、總黃酮含量、燃燒發熱量等明顯優于其它地區所產艾葉。2010年12月,經過近一年的反復論證、審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公告,批準對蘄艾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詹才紅介紹說,近年來,蘄春著力推動蘄艾產業開發,先后制定地方扶持蘄艾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縣政府每年拿出3500萬元,扶持蘄艾企業發展。設立6000萬元的蘄艾發展基金,成立了湖北艾聯蘄艾基金有限公司,解決協會成員企業融資難問題。設立500萬元中藥材獎補資金,重點支持蘄艾種植。蘄艾產業實現由無序到有序、由單產品開發到全產業鏈發展的飛躍。
目前,蘄春以蘄艾、夏枯草、梔子、銀杏為主打的“兩草兩木”道地中藥材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5萬畝,其中,蘄艾種植面積超過12萬畝。中醫藥產業及配套服務業總產值達130億元,初步建成十大藥材種植基地,道地“蘄藥”品種發展到10個,成為全省最大的藥源基地。
除線下交易外,商家線上與淘寶、京東等合作,建立電商平臺;線下與招商局集團、中石化、湖北中煙、全國蘄春商會、全國重點藥市等合作運營,建設藥港蘄艾一條街、蘄艾精品超市等一批蘄艾街區,形成了立體化、廣覆蓋的營銷網絡體系。
統計數據顯示,蘄春全縣工商注冊蘄艾加工企業300家,其中投產企業237家,在建企業63家,年總產值突破16億元。產值過1000萬元企業25家,過5000萬元企業7家,過億元企業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