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新聞
潛江小龍蝦紅色風暴席卷全國 向千億產業邁進
2018-01-21 09:46:40   來源:新浪湖北

潛江市委書記胡功民視察萊克公司

                                  潛江市委書記胡功民視察萊克公司        

眾所矚目,第七屆湖北(潛江)龍蝦節如期而至!

一只小龍蝦,把全國乃至全球食客吸引至此,把著名專家和商腕名廚聚集于此,把一批批產業項目招攬入此……

潛江小龍蝦,發展大產業。一個外來生物,變身為農業、工業、服務業三棲“明星”;一只稻田“害蟲”,生出了6家億元企業、數十個產值千萬企業,解決本地十萬余人就業,產業有望突破千億元……

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創新和發展,潛江小龍蝦產業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種選育、苗種繁殖、健康養殖、加工出口、餐飲服務、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節慶文化等于一體的產業化格局。“2015年,小龍蝦產業綜合產值150億元以上,養殖規模、加工能力、出口創匯等連續11年領跑全國,是潛江富民強市的第一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的第一示范產業、接二連三的第一綜合產業。”市委書記胡功民說。

世界小龍蝦看中國,中國小龍蝦看湖北,湖北小龍蝦看潛江。“中國小龍蝦之鄉”潛江演繹的龍蝦傳奇,為人樂道。

繁育養殖,水鄉稻田作出大文章

初夏的積玉口鎮,稻田里麥舞蝦躍。這里,是“蝦稻共作”發源地。

“當年,我利用低湖撂荒稻田開挖簡易圍溝放養種蝦,種一季中稻養一季小龍蝦,畝產小龍蝦達100公斤左右。”寶灣村55歲農民劉主權正忙著打撈小龍蝦上市:“稻田養的蝦,一斤30元以上還供不應求,蝦稻田種出的大米一斤可賣到16元,是普通大米的好幾倍!”

2001年至2004年,潛江水產部門與劉主權一道成功探索出“蝦稻連作”模式。“‘蝦稻連作’提高了農田復種指數,又大幅增加了農民收入,還為加工出口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是一舉多贏的好模式,也是農民發家致富的好途徑。”市水產局總工程師陶忠虎介紹。

2008年,省政府把發展“蝦稻連作”模式寫進一號文件,得以全省推廣。湖北一躍成為世界小龍蝦養殖中心,并成就了“世界龍蝦看潛江”的美譽。

小龍蝦市場需求量猛增,潛江憑優而上,深挖稻田養蝦潛力。市委、市政府出臺政策鼓勵大膽創新,并成立小龍蝦創新團隊,從2010年起,歷時3年,“蝦稻共作”橫空出世。

“‘蝦稻共作’是在‘蝦稻連作’基礎上發展而來,變過去‘一稻一蝦’為‘一稻兩蝦’。蝦稻共作充分利用稻田資源,將水稻種植、小龍蝦養殖有機結合,通過資源循環利用,全程使用頻振式殺蟲燈,達到小龍蝦和水稻同步增產,產品品質同步提升的目的。”陶忠虎說,“蝦稻共作”畝產小龍蝦達200公斤,畝平利潤4000元左右。

政府給力,農民熱情。至去年底,潛江建成5個萬畝和26個千畝集中連片蝦稻共作基地,小龍蝦養殖面積35萬畝,產量約6萬噸,養殖產值達16.2億元。

“要大力推廣‘蝦稻共作’生態種養模式,大力培育‘蝦稻’和‘稻蝦’兩大品牌,把小龍蝦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大。”去年夏天,省委書記李鴻忠來潛江,看繁育車間、走蝦稻基地,對潛江囑以重托。

萊克集團董事長鄭玉林,謹記鴻忠書記“爭做全國蝦王”的托咐。在省政府支持下,建起全國最大的小龍蝦苗種選育和繁育中心,年選育優質蝦苗30億尾,去年銷售蝦苗近20億尾。“5年內,年繁育能力可達到300億尾,年提供優質龍蝦種苗150億尾,成為全球第一個小龍蝦種子場。”鄭玉林信心滿滿。

優質蝦種+蝦稻共作,潛江數萬蝦農受益。去年,我市農民靠人工養殖小龍蝦每畝增收3000到5000元。而潛江另一家“龍蝦大企”——華山甲殼素保健食品生產項目于去年竣工投產后,每年新增產值達15億元。

“楚江紅”小龍蝦整肢蝦加工車間

                              “楚江紅”小龍蝦整肢蝦加工車間

紅色席卷,潛江龍蝦造就大產業

“十余萬外地食客‘五一’赴潛江吃蝦,城區停車綿延3公里,3天‘嘬’了一個億!”這條新聞,最近在網絡點擊率高居不下!

說起來潛江吃蝦,有經驗的首選龍蝦街。300米長的小街上,遍布數十家小龍蝦餐飲門店。每年4至10月份,吃蝦的擠得摩肩接踵,賣蝦的賺得盆滿缽盈。

而更多的食客,則慕名尋至龍蝦城。潛江小龍蝦“紅色風暴”席卷全國,旺季經常是“一蝦難求”,排隊等座吃蝦,是潛江城一道景觀。

從狹窄龍蝦街到世界最大龍蝦城,再到中國蝦谷網,鮮活蝦、苗種蝦、熟食蝦、加工蝦……在全國各地,24小時內,鮮活小龍蝦就能從潛江田間蹦到你家餐桌!

“不斷拓展、適應和滿足市場需求,是潛江小龍蝦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市長黃劍雄介紹,全市小龍蝦加工企業、餐飲名店瞄準商機,推出油燜大蝦、清蒸蝦、茴香整肢蝦、麻辣蝦球、泡椒小龍蝦等上百個線上小龍蝦品種,在淘寶、微信、京東、一號店等電商平臺進行銷售,涌現出了“蝦小弟”、“蝦尊”、“蝦滋味”、“蝦皇”等線上名牌,僅“蝦尊”3天網售量就突破1.5萬單,銷售額超過120萬元,獲淘寶國際小龍蝦節全網單個企業第一名。

小龍蝦為潛江這座旅游資源不算豐富的城市吸聚了大量人氣。市文體旅新局局長徐中兵說:“我市把小龍蝦與短途游結合,向周邊城市推廣龍蝦美食旅游線路。每到吃蝦季的周末,漢宜高鐵的潛江站幾乎成了終點站,火車一過潛江站,再往前車廂里就沒幾個人,都在潛江站下了。”

餐飲火爆大江南北,精深加工也毫不遜色。市水產局局長吳洲介紹:“從熊口華山到園林萊克、從楊市多優多到后湖寶龍、再到龍灣昌貴等水產品加工企業群,可生產蝦仁、整肢蝦、蝦尾、薰魚、魚片、魚糜、田螺、藕帶、甲殼素及衍生產品等10多個系列、60多個品種。我市的13家小龍蝦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在30萬噸以上。”

小龍蝦的市場傳奇不止于此,真正讓它名聲大噪的是出口創匯。近年來,潛江小龍蝦爬上歐美餐桌,占居歐洲60%市場。2015年,潛江小龍蝦出口創匯1.9億美元,連續11年領跑全國,在世界淡水小龍蝦產品市場擁有第一話語權。

“產品就是一種市場資源,把產品做深、做精、做強,就是尊重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力量,這是潛江小龍蝦能夠在嚴苛的西方食品安全標準里成功的秘訣。”黃劍雄說。

為推動小龍蝦產業標準化進程,潛江在全國率先制定《蝦稻輪作克氏原螯蝦稻田養殖技術規程》等標準體系,并被納入第六批全國農業標準化一類示范項目。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效提升了潛江小龍蝦的品質,為推動潛江龍蝦產業迅猛壯大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使得湖北小龍蝦產業蓬勃發展,養殖面積、產量、加工出口量等指標連續10年位居全國第一。

有著15年經營歷史的潛江萊克水產形成了“產—加—銷—出口”一條龍,年產值超過100億的產業鏈,去年出口小龍蝦583個集裝箱,創匯1.5億美元,3款歐式茴香湯料整蝦在瑞典國“龍蝦節”上包攬了前3名。

接二連三,小龍蝦產業勢不可擋

在一產領域,潛江小龍蝦突破養殖瓶頸;在二產業上,潛江正把小龍蝦精深加工做往極致;而在三產業,潛江小龍蝦正勢不可擋向前奔跑。

良種選育、精深加工、餐飲服務、電子商務、節會旅游,從零起步的潛江小龍蝦產業已形成了完備的產業格局。

加快小龍蝦產業升級發展,潛江市委、政府又出新招。“把小龍蝦產業打造成為富民強市的第一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的第一示范產業、接二連三的第一綜合產業,切實做大做強做遠。”胡功民在今年龍蝦節上提出,龍蝦節要突出小龍蝦產業主體,通過辦節,不斷擴大促進潛江小龍蝦產業發展。

2009年至2015年,潛江成功舉辦六屆龍蝦節,成為“富民、惠民、樂民”的節慶盛會,集“美食盛宴、文化盛典、經貿盛會”于一體的文化品牌。今年的第七屆龍蝦節必將為潛江市在“十三五”期末,小龍蝦產業綜合產值達到千億元起到強力助推。

為持續打造“中國蝦谷”,放大“洼地效應”,潛江提出“繁育、養殖、加工、餐飲、節會、品牌、營銷、設施”八個方面強化產業升級。

目標既定,藍圖恢宏——

到2020年,全市小龍蝦綜合養殖面積60萬畝,小龍蝦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年提供優質小龍蝦種苗150億尾,年供應40億只商品蝦,26萬噸蝦稻;

培育年銷售收入億元企業20家,其中過100億元的企業2家;企業年加工龍蝦能力達到40萬噸,龍蝦系列產品年出口創匯10億美元;

在國內外開設潛江小龍蝦連鎖店1000家,培訓2000名龍蝦職業經理人,1萬名潛江龍蝦烹飪師;

龍蝦文化生態旅游年接待游客180萬人次;全產業從業人員達到10萬人;農民龍蝦收入占45%以上……

全國龍蝦健康養殖示范基地,龍蝦種苗選育繁育基地,龍蝦精深加工基地,甲殼素生物產業基地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龍蝦生物科技研發中心,區域性龍蝦現貨交易中心,龍蝦技術服務與品牌輸出中心,龍蝦文化展示中心……一系列規劃,一項項舉措,奠定著潛江小龍蝦千億產業的堅實基礎。

一只蝦,造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美一片環境,育一種文化,塑一座城市。

潛江小龍蝦演繹的市場傳奇,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的現代農業道路,給潛江帶來多元化、立體式的發展。隨著小龍蝦向旅游、文化等產業的“接軌”奔跑,小龍蝦還將為未來潛江帶來更多可能性。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综合国产偷自区第一页 | 久久精品五月天导 | 综合色本一道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a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韩国免费A∨网站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