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首屆“武漢杯”北京大學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暨新一代信息技術復賽在武漢未來科技城舉行。本屆大賽由北京大學、武漢市人民政府指導,北京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北京大學科學技術協會、中共武漢市委組織部和武漢市人才工作局主辦。
本屆大賽共吸引了來自北京大學38個院系的132個優秀項目報名。大賽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技與醫療健康、先進制造、消費文娛與公益紅旅四個行業賽道,共計376人報名參與,其中包括來自帝國理工學院、杜克大學、香港大學、清華大學等其他海內外高校的參賽成員120余人。
新一代信息技術賽道復賽中,12個項目進行路演,多位專家評委從技術創新、市場前景、團隊能力等方面對項目進行評審和現場評分。經過選拔,寒序科技·概率計算芯片和基于多模態大模型的超長視頻生成平臺2個項目獲一等獎;工業場內智慧物流設備協同解決方案探索者等3個項目獲二等獎;神經電信號解碼與手勢識別隔空交互平臺等7個項目獲三等獎。
“科研成果從校園走向市場,關鍵的一步是找到應用場景。武漢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迅猛,聚集著眾多產業頭部企業。以此次大賽為契機,我們希望充分發揮武漢的產業優勢、政策優勢和北大的學科優勢、人才優勢,著力完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吸引集聚北京大學的科研成果、人才資源和智力資源到武漢落戶發展,引領推動前沿領域的創新與突破。”北京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實踐與發展中心主任孔寅飛說。
武漢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玲表示,武漢與北京大學保持良好互動,雙方共謀發展、共促創新,共同簽署《深化全面合作協議》,樹立了校地聯合育才的新典范。本次創新創業大賽以“武漢”冠名,吸引一大批北大師生和全球校友參與大賽、關注武漢,將北大的創新活力和科學精神從未名湖帶到未來城,必將開啟雙方深度交流合作的新篇章。武漢相關部門將跟進做好項目對接落地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讓比賽成果盡快轉化為發展碩果。
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葉靜漪表示,北大與武漢淵源深厚,長期以來,雙方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了豐富的交流與合作。希望本次大賽能夠進一步凝聚北大人、武漢人的創新思維與創業共識,共同鍛造創新創業新銳力量,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會上,武漢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才工作局局長姜鐵兵以“選擇武漢的十大理由”為題,推介武漢城市發展和人才政策服務情況,誠邀廣大青年人才來到武漢創新創業、安家立業。北京大學智能學院黨委副書記、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模型實驗室負責人宋國杰以“關于大模型發展的一點思考”發表主旨演講,分享了大模型的概念、應用前景和未來展望。北京大學校友嘉賓和武漢市企業代表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的創業”為主題進行互動訪談,分享了市場策略、團隊建設、資金管理和持續創新等方面經驗,并鼓勵參賽項目敢于挑戰、不斷創新、勇立潮頭。
據悉,本屆大賽生命科技與醫療健康、先進制造、消費文娛與公益紅旅的復賽將于8月20日在北京舉行。復賽將總計評選出15個項目晉級,于今年9月在北京舉辦決賽。對在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項目,組委會還將組織優秀項目“武漢行”系列活動,進一步賦能項目落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