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10時16分,隨著首對500米長鋼軌平穩、精準地鋪設在無砟道床上,標志著湖北宜昌至鄭萬高鐵聯絡線(下稱“宜興鐵路”)進入長軌鋪設階段。
6月30日,宜興鐵路全線開始鋪軌。 陸祁國 攝
由武九客專湖北公司建設管理,中鐵一局、中鐵三局等單位共同承建的宜興鐵路起于宜昌東站,經宜昌市伍家崗區、夷陵區、興山縣接入鄭渝高鐵,全長109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
“鎖好小鎖,解開大鎖。”30日7時許,宜興鐵路宜昌市伍家崗區聯豐村特大橋鋪軌施工現場,中鐵三局宜興鐵路項目鋪軌機機長閆新冰正在安排工作。
閆新冰身旁的推送車上,需要鋪設的第一對500米長鋼軌,已被卷揚機拉到夾緊裝置里邊。
單根長度500米的鋼軌,重量達30噸,堪稱“大個子”“大塊頭”。那么,首批14對鋼軌是如何運抵施工現場的?
“鋼軌的‘個子’大,運輸它們的長軌車更大,長度為550米。”中鐵三局宜興鐵路項目鋪軌負責人張飛虎介紹,長軌車經由宜昌東站轉出,出站后還要爬行30‰的長大坡道工程線才能到達施工現場。
宜昌東站系漢宜、鴉宜、宜萬、焦柳鐵路沿線最大車站之一,每日固定旅客列車100余趟。因此,項目部必須利用既有線行車間隔以及“天窗”時間進行運輸,可謂“見縫插車”。
為確保長鋼軌運輸絕對安全,武九客專湖北公司精心組織,統籌謀劃,會同中鐵三局優化鋪軌全過程施工方案,加大物資、機械設備投入力度,多次組織裝卸培訓和演練。
烈日下,施工人員合力進行長鋼軌撥正。 譚振龍 攝
得益于前期的充分準備,6月28日晚間,長軌車順利通過宜昌東站。“長軌車通過宜昌東站算是難度比較小的。”張飛虎告訴記者,長軌車駛出宜昌東站后,如何爬上30‰的長大坡道工程線,還要在坡道上停留之后再起步,難度更大。
“如機車推力不夠,很可能在爬坡過程中發生溜車。萬一發生這種情況,后果不堪設想。”張飛虎介紹,他們增配機車,實施“多機重聯”也就是4臺機車相連并同時發力,以確保足夠推力。
施工人員進行鋼軌扣件緊固。 譚振龍 攝
本次鋪軌使用的軌道鋪設信息化系統,由中鐵三局聯合高校和相關科研院自主研發,是目前國內先進的施工管理系統。
“該系統通過集成無線網絡傳輸、定位導航等技術,將運輸計劃圖、區間運輸圖等相關作業內容,在集視頻、監控、預警為一體的信息化平臺上直觀展現,實時監控鋪軌機、長軌運輸車、焊軌機車等設備狀態,從而實現鋪軌作業管理的信息化和可視化。”張飛虎介紹。
“信號良好,可以推進。”30日10時16分,第一對500米長鋼軌在鋪軌機牽引下緩緩牽出。50分鐘后,第一對長鋼軌精準落位,鋪設完畢。
張飛虎介紹,接下來的鋪軌作業中,中鐵三局宜興鐵路項目部將投入各類鋪軌施工機械20余臺(套),高峰期將有300余人同時作業,單日最高可鋪設軌道6000米。
宜興鐵路開通運營后,滬渝蓉高鐵武宜段和鄭渝高鐵將實現互聯互通,興山到宜昌的車程可由目前的2小時壓縮到20分鐘左右,宜昌至重慶的車程可縮短至3小時以內。
沿江通道運輸質量及中部路網靈活性將進一步提升,對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加強沿線城市群人口、資源、資金、技術的交流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助于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