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湖北襄陽市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之后,又有好消息傳來,第五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一級博物館評估結果公布,襄陽市博物館獲國家一級館殊榮。
襄陽市博物館正式成立于1975年4月28日,2013年被國家文物局授予“國家二級博物館”稱號。館藏文物質地多樣,類別豐富、形制各異,時代特征明顯。通過館際交流和社會合作,年均引進5個以上的臨時展覽,對外參與或推出外展項目5個以上,年均接待觀眾50余萬人次。
襄陽市博物館作為收藏襄陽歷史文化的殿堂,截至2023年底,館藏文物數量73237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22件(套)、二級文物396件(套)、三級文物4776件(套)。
經多年籌建,功能齊備、設施完善的新館,矗立在襄城漢水西側鳳凰山沖,襟山帶河,占地面積185畝,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精品4000余件(套)包括金銀器、青銅器、陶瓷器、玉石器、漆木器、古字畫、碑帖墓志、石刻木雕等。
除基本文物陳展外,襄陽市博物館新館輔以版面、場景、模型等輔助展品,運用多媒體技術、數字展廳技術等方式,豐富陳展形式,將現代技術與文物相結合。新館由東到西依次為學術報告樓、綜合館、文物修復中心,3棟單獨建筑分布于由低到高的三層平臺之上。建筑為仿唐建筑風格,與周邊峴首山、習家池、谷隱寺、鳳林關等歷史遺跡、自然景觀和唐城影視基地等歷史風貌建筑、文化旅游景區相呼應,共同構成峴山文化旅游區。
近年來,為了提升運行質量和服務水平,襄陽市博物館在藏品保護與研究、陳列展覽創新、社會教育與服務、文化交流與推廣以及數字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文物局為加強博物館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正式登記、注冊并接受年檢,具有文物、標本收藏保管、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功能的,對外開放的各類博物館進行綜合評議后設立的最高等級劃分。這些博物館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十分突出,包括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