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著“荊”春的希望與期盼,新一屆在鄂全國人大代表和住鄂全國政協委員,將共赴2023年全國兩會的“春之約”。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推出專欄《我來自人民》,對話代表委員,聽聽他們“想人民所想、急群眾所急”的履職心聲。本期特約住鄂全國政協委員舒曉剛。
關鍵詞:聚焦區域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
講述人:住鄂全國政協委員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副院長 舒曉剛
2023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我有幸當選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這不僅是一種崇高的政治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使命。對我而言,這次轉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咨政建言、篤行如初、不負時代的追求。
作為民盟武漢市委主委,同時又是基層醫務工作者和教育者,今年兩會我主要聚焦區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以及醫學生培養等幾個方面的主題,具體內容還在進一步完善中:
一是關于武漢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和增設國家臨床重點???。請國家衛健委支持武漢市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在武漢地區布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請國家發改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支持武漢市屬醫院創建國家臨床重點??啤?/p>
二是關于武漢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當前國家在東南西北的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武漢市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區消費中心,請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加大對武漢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支持力度,在暢通國際消費通道、布局消費場景、營造開放交流環境、開展試點示范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支持。
三是關于長江中下游濕地保護。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濕地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去年在武漢舉辦的《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正式通過了《武漢宣言》,這標志著長江中下游濕地保護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但當前濕地修復與保護還存在資金、管理和技術等諸多困難。要發揮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主導作用,加大投入。由林業部門牽頭,“林長+河湖長+檢察長”等協同發力,建立聯合執法監管機制,充實濕地保護專業人才隊伍和科技支撐能力。
四是關于推動實習醫師執照制度建設。當前,實習醫生因行醫資格問題屢被質疑“非法行醫”,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盡快為實習醫生在教學基地帶教教師指導下正常開展臨床診療活動,提供政策依據。對于通過國家考核的醫學生,頒發實習醫師執照,進而合法從事醫學診療行為,減少醫患矛盾。
五是關于江漢平原生態安全。江漢平原是湖北腹地、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著名水產區,其生態系統關系到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因此很有必要建設江漢平原地下水科研監測站網,加強重大水利工程對江漢平原生態影響研究,預防潛在的長遠不利影響。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作為新任委員,我將秉承民盟界別“奔走國是,關注民生”的優良傳統,以身作則增強“愿為”,鉆研業務提升“善為”,勤勉履職實現“有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無愧于新時代政協委員的使命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