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網武漢2月17日電(方政軍 方向明)2023年2月13日,聯合國“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亞太區域研討會于泰國曼谷正式拉開帷幕,為期兩天。聯合國會員國、聯合國有關機構、國際和區域組織、國家人權機構、民間社會組織和其他利益攸關方討論關于發展如何促進所有人享有人權的挑戰和現有的不足,并分享良好做法和經驗,以期為促進人權發展、消除貧困作出貢獻。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院長汪習根教授受邀參加會議并在大會上做主題報告。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瓦茨拉夫·巴萊克大使閣下、聯合國人權高專辦、聯合國經社理事會負責人做開幕式致辭。
會議第一項為主旨報告環節,主題為“關于發展戰略和政策對所有人權的貢獻的思考”,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國有關組織的五位著名專家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并展開交流。汪習根教授以“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的演進與展望(Evolution and Prospect of how Developmen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Enjoyment of all Human Rights)”為題作了大會主題報告。
汪習根教授對于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的演進與展望進行了全方位闡述,具體從四個方面展開:第一,以國際人權法律體系為背景系統揭示了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的法律淵源與法律基礎。第二,重點闡釋了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具體作用方式。他指出,發展對人權有“賦能、激勵、保障、強化、尊重、實現”六大功能,應當開辟一條嶄新的人權道路——“基于發展的人權路徑”。第三,詳細闡釋了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他指出,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經過不斷發展,已經探索出一條中國人權發展道路。在理念、戰略、格局、效果和實踐上中國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發展理論體系,確立起了以發展促人權的整體制度架構和人權發展模式。第四,提出了四個結論和建議:在國際層面,建議聯合國人權系統制定和發布一項《關于落實和實施發展對于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的行動指南》,為國際社會和各個國家提供實踐準則和行動指引;在區域層面,建議加強區域性人權機制與發展機制的深度合作,通過區域性的發展合作改善和增進各個區域的人權。在國家層面,建議進一步加強國家憲法法律政策上的發展戰略、規劃、計劃、方案與公民基本權利之間的關聯性,既強調人權對于發展的價值指引,又應當特別重視發展對于人權的獨特意義。在專題層面,建議聯合國人權系統專門研究《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實踐中的人權難點、熱點、挑戰與出路問題,通過一項專門的《關于加快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以促進人權尤其是發展權的決議》,以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確保在可持續發展進程中更好地保障人權。
據悉,此前汪習根教授已向聯合國提交了同主題的詳細研究報告。
大會持續了兩天,分為多個分論壇進行持續討論。圍繞“國際可持續發展合作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的作用”、“消除一切形式和層面的貧困的承諾”、“發展清潔和可持續技術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發展和人權對‘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的全球承諾的貢獻”、“區域發展戰略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方面的挑戰、差距、良好做法和經驗”等六個專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作為聯合國發展權全球高級咨詢專家,汪習根教授長期致力于人權問題尤其是發展權問題研究,撰寫了中國發展權白皮書等人權相關著作數十部。他的學術見解與研究成果在國際社會獲得廣泛認可和贊譽。2007年以來,他受邀擔任聯合國發展權咨詢專家,參與聯合國官方政策文件起草和決策咨詢,其成果多次被載入聯合國官方文件,多次在聯合國會議上發言,是華人世界唯一一位這方面的專家。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于2020年被批準為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汪習根院長帶領研究院在人權理論研究、資政建言、教育培訓與國際合作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為聯合國、中央有關國家機關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咨詢報告,受到聯合國、中央有關國家機關好評。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