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9月28日,“2020湖北高質量發展(全球)資本大會”在武漢召開。本次大會力圖通過繁榮資本要素,為湖北科技創新、產業迭代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力。本次大會以“科創新高地,增長新引擎”為主題。大會分別以多個場景形式進行,采用“1+4”的會議形式,設1個主會場、4個平行分論壇,基金簽約及發布、項目簽約、武漢“黃金十條”發布、長“江夜話”閉門會議、“奔跑吧,瞪羚”重點科創項目路演活動,及“雙循環新格局助力湖北高質量發展”“洞察創投風投發展新趨勢”“聚焦科創+資本時代新機遇”“新一代信息技術匯聚新動能”“數智網端,驅動未來”系列分論壇。以及“創投健康跑”等環節,聚焦資本市場新動態,構建資本與產業對話、對接的交流平臺,著力提升湖北、武漢對資本的吸引力。
今日湖北記者在會上獲悉,28日大會啟動了一只設立300億基金、引進49個優質項目、發布武漢“黃金十條”一系列優惠政策,將進一步繁榮資本市場,激發創新活力,為武漢疫后重振、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29日上午分論壇上,大咖們分別發表主旨演講。來看看他們給武漢帶來哪些新觀點新機遇?
喬昕:深睿醫療聯合創始人/CEO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是非常熱的話題,目前醫院在信息化、智慧化步伐比我們想象的快,國家衛健委把智慧醫院、醫院智能化提到相當高的戰略高度,把我們整個醫療智慧醫院分成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這三個領域。當然,我們做醫療服務最核心的是要把病治好,所以智慧診療這個領域是在整個里面是非常大的一塊。其中輔助診療這塊作為代表,大家可以看到這里面的應用,占到整個應用的80%,這也是技術難度最大的領域。
前不久,中科院李國杰院士提出人工智能2.0到底如何看待,很多技術早就提出來了,我們看到第二次人工智能浪潮,把我們推到一定高度,里面有算法和算力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這些智能化應用廣泛的前景。第二次浪潮,實際上以智能化應用帶來的,一點不為過。在醫療領域應用非常廣泛,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離不開人工智能,我們到哪都要刷臉,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中。
在新冠期間,深睿醫療第一時間把產品用在(13:00)央視對火神山醫院和301醫院遠程會診工作進行了報道,遠程會診結合5G結合新經濟治療,在整個新冠疫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臨床醫生說這次新冠疫情發生以后,整個臨床對影像有重新的認識。我舉幾個例子,這個是火神山醫院和301醫院利用深睿人工智能系統進行遠程會診的例子,因為時間的原因我不多說了。緊接著是國家遠程中心依托中日友好醫院的平臺,抗疫期間為地方醫院提供遠程支持。我們在方艙醫院也有部署,方艙醫院條件非常艱苦,大家都想象不到,醫生拿個人筆記本電腦,用WORD寫病例,我們第一時間部署了系統,通過遠程會診,并且幫他們寫工作報告。這是車載應用,包括5G,我們跟聯通公司一起,第一次通過無接觸遠程部署的方式,使抗疫一線專家使用到了人工智能的系統,也得了很多獎,最近在工信部“綻放杯”也獲獎了,得到了很多肯定。
高立新:上海金浦投資創始合伙人、總裁
從數據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疫情給我們武漢和湖北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重創。左邊的表格,大家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全國今年上半年GDP不同程度出現了大幅下滑,尤其是武漢下滑幅度更加巨大,我想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在疫情之后從中央各部委到湖北省政府,到武漢市政府,對疫情后武漢的經濟提出了各項政策或者提振措施,并且投資力度是空前巨大的。國家各部委對支持武漢的發展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政策性建議和意見,各大央企和國企加大了在武漢和湖北的投資力度。與此同時全國各地企業家,包括國有的,包括民營的企業家,紛紛相聚湖北,相聚武漢,共謀疫情之后武漢的重振大計。我們今天這樣的會議,也是在湖北省政府和武漢市政府的領導和謀劃下,實現武漢疫情之后高質量發展的會議。
28日晚我們在長江夜話船上,跟湖北省和武漢市領導做了充分的交流,聽到了領導關于武漢下一步重振的措施和建議,聽了以后覺得非常振奮,我們也希望借這樣的機會,能夠為武漢下一步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談到武漢的發展,一定會提到武漢的歷史,武漢是偉大的城市,是英雄的城市,是非常了不起的城市。前面很多嘉賓提到了武漢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文化、科技創新、工業基礎等方面,具有非常深厚的底蘊。我們可以從區位優勢、科教、產業、文化、生態,包括武漢改革發展這幾個方面看,我們覺得武漢是未來孕育著生機,充滿著活力和機遇的偉大和了不起的城市。
叢林:華興資本總裁
中國新經濟,2020年講中國的新經濟,和5年前我們談論中國的新經濟,可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5年前我們還是說在創新,我們新經濟是時髦的東西,但今天中國新經濟已經占據了整個GDP的1/3,或者更強的地位。特別是很多的新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現代經濟的基礎設施,比如這次疫情,無論是微信的掃碼健康碼這樣的產品,還是物流的供應,都是整個經濟底層的基礎。現在整個資本市場里面,我們新經濟占比可能比現實中GDP的占比還要高,比如說我們把全球美股、港股和A股加起來去比較,新經濟占比比較達到40%以上。
在當前大的宏觀形勢下,我們過去新經濟企業上市的選擇,無非就是美股、港股和A股。過去5年-10年的選擇來看,中國很多新經濟10年前大部分去美國上市,因為上市門檻低,因為投資人更懂新經濟的模式,更懂高科技的產品和技術。10年前,我們新經濟企業去美國的比較多。但是今天,整個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兩年來國際政治格局的演變,造成大家去美國上市的動力越來越不足。特別是瑞幸咖啡造成的不良影響,也給中概股帶來負面的影響和負面的危機。
而中國新經濟的增長,現在已經是非常非常的蓬勃,而且我們整個形成文化成為氛圍,已經有非常好的氛圍。在這樣大的環境下,我們再看現在也好,包括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這個格局會發生重大的變化。特別是香港的上市,我們知道香港也是對外融資的重要窗口,97年回歸以后紅籌、國企改制的上市浪潮。2000年以后,互聯網企業包括金融體制改革以后的銀行股,基本上是通過香港市場融資上市。香港市場在不斷變化,在不斷創新和改革,阿里巴巴第一次上市的時候尋求香港上市,但是阿里巴巴要求同股不同權,不符合香港上市規則,被香港聯交所拒絕了,香港聯交所也在反思為什么會失去這個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2018年香港聯交所也同意改革,同意同股不同權的企業在香港上市,同意沒有盈利的生物企業上市,也同意中資企業在香港二次上市。2018年聯交所的這次改革,應該是香港資本市場的重大變化。因為這次改革,18年、19年包括從今年來看,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吸引了美團、小米、京東、網易這樣的企業在香港上市,包括螞蟻也是選擇A+H同步上市。
香港市場還有很大的優勢就是背靠內地,香港投資人更懂中國,更懂中國新經濟的發展和消費的模式。香港投資從過去80%可能是海外的投資機構,現在海外投資機構在逐漸下降,中資機構在香港的占比越來越高。這些機構更懂中國的經濟,更懂中國的新經濟。香港的改革,香港市場的構成,也會非常積極擁抱中國的新經濟企業。
回到國內,我們A股市場近兩年也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和改革。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開放,這兩個重大資本市場的變革,非常好的開啟了資本市場支持中小企業,支持科創企業的大門。科創企業、中小企業按照過去的要求,達不到資本市場的要求,但是我們科創企業、中小企業在這個階段最需要的是資本市場的資金,因為這些新興企業往往輕資產,沒有盈利,在傳統間接金融里面不符合銀行的資質要求,所以得不到銀行間接的資金支持,只有資本市場資金的支持是最合適的。A股全面推行注冊制改革,科創板和創業板應該也是開啟了非常好的大門,為新經濟企業提供了融資需求。
張 鍵:深創投副總裁
對創投行業來說,科創板推出和注冊制的推廣,包括創業板注冊制,應該是重大利好,甚至可以認為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是商業模式層面的機遇,這是對創投企業。除了傳統的渠道,今年科創板還推出了非公開轉讓、配售等形式,我們深創投也利用了這樣的形式退出,讓創投機構敢投能退。從商業模式怎么說呢?特別加速了咱們創投行業資金流動的效率,資金周轉的效率。一方面可以讓更多社會長線資金愿意進入創投領域,另一方面科創板的推出,也讓更多企業加速對接資本市場、進入資本市場。只有更多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給他們創造了機會,我想我們的創投企業才會有更大的發展。
第二是行業信心層面的機遇。國家在科創板重點支持的行業有6大行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和節能環保,這樣一些領域應該說跟我們創投機構關注戰略新興領域是完全吻合的。另外,我們科創板當時關注一些要素,無論是可研的投入,無論是現金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是營業收入、規范性等等,這樣一些指標,也跟我們創投機構去判斷企業主要的要素,應該說也是非常吻合的,我覺得這幾大要素是非常核心的。
上下投入,大家有統一的共識,不管是對領域還是對關注的要素,更加加強了我們的信心。
第三是市場環境的機遇。科創板推出,也制定了詳細周密的上市發行交易退市制度和相應的操作規則,各玩家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做到監管的歸監管,市場的歸市場。
始創板和注冊制也給國內創投行業帶來了新的考驗,一級市場要進一步豐富估值方法,提升估值定價能力,科創板市盈率平均數93.55倍,這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二級市場面臨更強和更大的不確定性,相信大家深有感觸。一級市場很難像以往一樣跟二級的市盈率做錨定,要求我們更加提高一級市場的能力,提高市場價值判斷。未來全套路投資要能做。另外,多輪反復問詢的信息披露,極其考驗投資企業的規范化運作,中國人壽美國上市被問詢問題超3000個,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歷經問詢多達6輪,對上市公司的合規性還是對投資企業的規范化運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市場投票機制要求投資機構必須提升專業能力,有價值的企業就會得到市場的認可,沒有長期價值的企業就會被逐漸被市場拋棄,所以投資機構需要具備深刻的行業洞察能力與過人的專業判斷能力。今后才能夠在市場上乘風破浪。
毛振華:中誠信集團董事長、創始人
武漢的第一個優勢是:區位優勢,歷史上講武漢就是九省通衢的地方,武漢為中心把中國所有城市都囊括在內。我做研究,我有一些統計資料的收集,1936年武漢市經濟排名中國第二,在武漢市歷史上是排名最高的。為什么呢?粵漢鐵路通車,所以武漢成為中國能源中轉中心,武漢是全國的經濟中心,也是輻射中國內地的經濟中心。結合武漢的區位優勢很有價值,因為物流在整個經濟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武漢第二個優勢是科教優勢,武漢在校大學生差不多130萬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學城。有130萬大學生,這是了不起的資源。這個資源很早就存在,1986年發表一篇文章,很重要的題目是武漢優劣勢,武漢大學生沒有在本地轉化也沒有在本地就業,當時物資供應緊張,不像現在武漢有很多糧食和物資供給,當時不僅是優勢還是劣勢。如今,武漢已經有很好的回應,創造了新的名詞“校友經濟”,經過幾十年探索之后,武漢市找到了抓手。大學怎么樣轉化為武漢市的經濟優勢呢?校友經濟,校友經濟這個詞提出來很了不起,看起來很簡單,很多地方在學,武漢大學是很不錯的大學,包括武漢大學培養了很多的人才,他們走向全國,特別是早期在武漢留下來的并不多,東西南北有很多成功者,校友經濟第一句話就是武漢市校友,首先是大學校友,他們都是人才,所以武漢市在這個地方抓得很成功,武漢市通過“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成功吸引了所有在武漢出發和上學的著名企業家,這些企業家都回到武漢投資,幾千億投資在武漢落地。最值得驕傲的就是武漢成功把校友經濟作為抓手,推動了武漢經濟的發展。
武漢的第三大優勢是創新優勢,高新技術產業本來就有基礎,現在已經形成了集聚效應,武漢幾個高新區都在全國起了引領作用。并且這次科創板上市,我看武漢的企業也不少,引起了交易所的競爭,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香港交易所都來了,要把好企業吸引過去,武漢也是好企業凝聚的地方。
分論壇圓桌對話嘉賓,觀點交鋒·精彩發言
“奔跑吧,瞪羚”重點科創項目路演上,分論壇圓桌論壇,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瞪羚”企業打造成為獨角獸的福地為核心展開觀點探討。洪泰基金董事總經理李晨松,做為圓桌對話主持人提問拋開話題。GGV紀源資本執行董事李浩軍,達晨財智業務合伙人廖敏,36氪集團副總裁趙甜,灃石資本合伙人趙銳各自進行探討并發表精彩觀點。
針對營商環境,廖敏提到,思維模式與人在其中的重要性,以及行政審批,新政出臺政策實施,以及人才、資金等因素影響及行業相關壁壘。對于成為能獨角獸的公司具備哪些有力條件?他特別強調,在規模、市值、速度,資本推動等方面的要素,需要天使早期投資人,慧眼識人找出有力的公司,然后借助資本進行推動,獨角獸公司需具有造血功能,做好營商環境前提,才能吸引投資機構前來投資興業,達到資本運作成長的發展速度,市場估值得到認可,還需成長的動力,資源配置完型,以及未來發展預期目標前景。后續資本才能推動其成長過程,成為獨角獸公司成長規模預期化要同步。他看好武漢生物醫藥企業,5G技術相關產業鏈及大消費。
朱銳提到,在人才資源、產業、資金鏈等方面并做了相關要素注解。他覺得應以,開放、包容的新姿態迎接資本的懷抱。在以怎樣的角度能成為獨角獸公司,他以獨到的視野提出,在驗證商業模式,在商業版圖領域中達到天花板高度是否具備?企業領頭人是否有自我蛻變的一種能力?企業帶頭人要凈化心靈格局要高,要有學習的能力,各方面需要進行不同緯度的提升,要有帶動團隊發展生長的精神力量。在管理方面,管理層決定內部成長,領頭人需具備外部能力調配,企業運營外部進行資源配置,要有整合能力。包括要會接納實施政府部門提供的各種產業資源扶持,及舉措方式。他看好未來武漢汽車領域,以及大健康醫療行業。
趙甜提到,產業營商環境改造、產業鏈生產打造,股權資本活躍度,對資本市場的理解等各方面要素的觀點。成為獨角獸公司,需在產業方向上進行深化布局,資本健康環境要有能力自己進行配制。在搭建好自己的資本平臺后,以龍頭為核心靠攏,拉動創業型公司及初創公司進行合力聚力。作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成為獨角獸掌門人,需要完成跨越死亡谷的一個清晰認識。成為獨角獸需注重產業結構各方要素,掌門人要有應變突發能力,要有產業死亡谷針對競爭對手的能力預判視角,以及大格局。對一級市場二級市場要有深刻把握。針對突發狀況,例如疫情的沖擊,應對疫情內部及時進行調整,理清頭緒先要活下來,及時進行有效的調整減員踩剎車。對于如何在死亡谷下尋求支撐?面對死亡谷冷靜思考從容應對?她特別舉例某咖啡,急功近利去敲鐘,忘記死亡谷而險些破門的案例,進行深度交流給予指導意見。她最后提到,比較看好武漢的商業航天領域,以及高新區城市治理等城市布局板塊,它符合商業模式大版圖劃分,營商環境夠空泛,具備成為獨角獸成長配置,資源優勢培育潛在新土壤。
李浩軍提到,針對營收指標,業務增長估值,企業評價標準,企業經濟模型,垂直行業發展生長,行業龍頭,以及行業競爭,團購模型,保持數據增長,勢頭價值,抵抗競爭壓力處理難度等方面給予獨角獸管理層帶來有力觀點。他特別強調,在人和趨勢方面,需要找到對的人,要認識到一個CEO需要具備哪些潛質。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行業出現很多新機會,當前國家大力舉措提倡內循環經濟發展,要把握好時機。最后他強調,他看好武漢,看好武漢的芯片、生物醫療行業,以及武漢人才儲備這方面,在武漢發展有機會!
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