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8場新聞發布會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提示,市民朋友要遵守防護防控規定,不信謠不傳謠,從權威渠道獲取權威信息。
說起來,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爆發后,這幾天的謠言不僅密集,還都傳得有鼻子有眼的。比如“前往朝陽區歡樂谷游玩的房山區居民宋某核酸檢測呈陽性”和“北京燈市口稻香村確診一位新冠肺炎患者”這類的,都帶上了具體地點,有細節有人物,顯得特別真,但幾乎旋踵被辟謠。不少人都有這樣哭笑不得的經歷,剛看了一個親友發來的令人擔憂的所謂內幕,還沒來得及害怕,辟謠帖就彈了出來。比這個顯得高級的謠言,諸如“支付寶和微信立大功,用大數據鎖定35萬人”之類的,看著似乎是為新技術、新管理叫好,實際上暗暗埋了一個泄露公民隱私的大雷,所以這兩家趕緊嚴正辟謠,以正視聽。還有明明是警方14日晚在華熙LIVE·五棵松演習,卻被以訛傳訛成“華熙淪陷”,以及西城病例曾經瞞報吉林行程、燕郊一家三口中招之類,都屬于根本沒影兒的事。
造謠成本很低,辟謠卻是個大工程。自疫情爆發以來,幾個月里,打擊堪比病毒的謠言,也是一場持久戰。特別是在當下,也許有些人是出于好心去傳播信息,但抗疫的正經事還有巨量的工作需要完成,再為辟謠而耽誤相關部門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實在是幫倒忙。所以,“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的精神要堅持,群眾要擦亮眼睛,相信權威渠道。目前,對新冠病毒的變異傳播等規律還沒有被完全掌握,境外疫情也仍在蔓延,首都疫情形勢十分嚴峻。因此,人人心里都必須時刻繃緊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這根弦兒,不麻痹、不厭戰、不僥幸、不放松。狡猾的病毒有專家去攻克,普通市民要做的是對謠言這種精神病毒提高免疫力。
病毒狡猾、疫情反復,我們承認并理解,大家情緒上有些起起伏伏很正常。但是,有了之前的經驗,也有全市上下眾志成城,應對疫情的信心從來都是飽滿的。所以,見過各種大世面的北京市民們就更有理由不受各種謠言干擾,科學應對,冷靜應對。別讓小小謠言,亂了我們的心神。
來源:北京晚報|記者 張麗
編輯:張麗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