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抗“疫”時間軸
3月17日早上6:00,陜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在武漢青山區武鋼體育中心對面天際麗豪酒店門口出發,踏上回家的歸途。43名隊員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和武鋼青山方艙醫院累計參與管理床位988余張,觀察治療患者1235人次,實現了住院病人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治愈出倉病人零返回,安全管理零事故的工作目標。
今天起,各地援鄂醫療隊陸續有序撤離湖北。和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同時傳來的,是3月16日武漢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僅1例,連續六天降至個位數。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后,從1月24日到3月8日,全國有346支醫療隊4.26萬人馳援武漢和湖北,經過艱苦努力,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所指出,中國近期新冠病例下降趨勢明顯,疫情局勢實現逆轉;中國的抗疫措施經過實踐取得明顯成效。
把這些抗疫措施還原到它所發生的時間節點上,中國抗疫的每一步,都是對人民生命高度負責與科學精準防治的統一,展現出中國制度的巨大力量。
1月7日,中國疾控中心科研團隊以最快的速度從樣本中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并檢測出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及時向全世界公開全部信息。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攻堅戰開始于1月20日,我國正式將新冠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1月21日,國家衛健委開始每天公布官方疫情信息。1月22日,國務院建立聯防聯控機制。
湖北和武漢是這次疫情防控斗爭的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1月23日,武漢“封城”,實施嚴格的交通管制。一座上千萬人的城市實施封閉,迅速切斷疫情擴散,這是新中國歷史上首次。1月25日,全國有30個省份宣布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停止室內外聚集性活動,實行最嚴格的防控措施。春運結束時,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計發送旅客14.76億人次,與去年同期的29.8億人次相比下降50.3%。
時間軸上的一個重要日期是1月24日。從這天起,包括軍隊在內的廣大醫務工作者逆流而上,義無反顧奔赴湖北和武漢投入防控救治工作。據統計,1月24日到3月8日,全國有346支醫療隊4.26萬人抵達武漢和湖北,其中重癥專業醫務人員1.9萬。
2月2日,火神山醫院宣布全面竣工,用時10天;2月5日,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用時10天。第一批有4000張床位的3家方艙醫院僅用29個小時就建設完成,76支醫療隊8000多名醫務人員在幾天內陸續進入方艙醫院開展工作。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重點在“防”。這一階段,在把醫療救治工作擺在第一位的同時,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各地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加強進出人員管理,保持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防控策略成為我們制勝的又一法寶。
19個省市對口支援武漢以外湖北各地市,對確診患者個人負擔費用實行財政兜底,對疑似患者由就醫地制定財政補助政策,從世界各地協助接回1300余名滯留海外中國公民……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考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
2月中旬之后,戰“疫”進入新階段。2月19日,我國新增確診病例降至千人以下。3月10日,武漢市14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3月12日,距離武漢“封城”已有50天,武漢新增確診病例首次降至個位數。國家衛健委宣布,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3月16日0-24時,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其中:武漢市1例,其他16個市州均為0例。無境外輸入性病例。
在這一階段,在加強防控的前提下,我國采取差異化策略,適時啟動分區分級、分類分時、有條件的復工復產。國家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有針對性地開展援企、穩崗、擴就業等工作,統籌抓好春耕生產、農民就業增收等工作。目前,全國除湖北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企業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80%;中小企業開工率已達到60%。
時間是歷史忠實的記錄者。2020年的這一場斗爭,讓我們看到了前進路上的風險挑戰,更讓我們看到了自己民族、自己國家、自己所信仰的制度內在的巨大能量,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相信未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小寧)